(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标题:让农村空置小学变老人服务中心 核心问题是什么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张翼建议将农村空置小学改造为老年服务中心。据其提供的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小学学校数量减少了8.7万所。在学龄儿童迁出与农村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大背景下,如果将空置或即将空置的小学学校进行一定程度的适老化改造,既可以防止其废弃闲置,也可以盘活村集体财产,更可以避免校舍变卖可能造成的土地与资产流失的风险。
张翼建议,将村小改造为“在地化”老年服务中心,配置科教文卫体等设施,使其具备党建、科普、健康防疫、社交与体育等职能;建立老年长者食堂,配置日托床位及一定数量的长期照料床位,供年长者使用;将老年服务中心与乡村医生制度相结合,使老年服务中心具有“医养结合”性质。
张翼代表的建议,确实是看到了当下农村亟须改变的状况。当前,农村老人聚集的地方,既有传统祠堂,也有新建的活动中心。富裕程度不同的村落,提供给老人的设备条件差异不少。在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提供更好的硬件来为老人服务。让村里老人去小学重新过上“集体生活”,确实也是一种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有效延长的方式。因为学校的课室、饭堂及文体设施都已成型,加以改造的话,是能够满足一定需求的。既然想法很好,那么关键问题就是这类服务中心应该起到什么功能,该解决农村老人什么困难?
比如设置长者饭堂,关乎到效能评估。应该根据所在村的人口密度与需求来决定,要实地作出调研,否则可能陷入浪费或者有缺口的状况。因此,长者饭堂最佳的存在方式,可能不是独立存在,而是成为农村养老院的一部分。既然是养老院,就得更多地考虑日托、长期托的功能,而不是简单的打麻将、打乒乓球和看电影的场所。此外,医疗保健功能也要跟上,不然的话,也没人会愿意住进去。
由此可见,问题的核心就是农村养老院的建设。养老院设置的位置、环境、人员配备、软硬件服务,都是需要规范化和标准化推进的。
其实,空置小学提供的只是一个可选框架与可能性,它可以做卫生院,也可以做托儿所,没有最优,只有最适合。假如将其选择做养老院,那么最缺的应是服务配套与规范运作,而背后则是财政支出这个重要命题。(戚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