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原标题:博物馆为美好生活赋能添彩

今年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协会确定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围绕这一主题,全国各地博物馆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人们感受博物馆的力量。可以说,从1901年云南府博物馆的创立,到如今全国数千家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博物馆正成为城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文物活起来、火起来,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守正创新、持续探索,正日益成为热门城市旅游目的地、城市流量的重要入口。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博物馆旅游的火热正体现了游客文化旅游需求的提升,曾经走马观花、拍照打卡等简单的参观游览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对此,博物馆在文旅融合方面的建设投入巨大。在硬件方面,智能导游、裸眼3D、数字化展示等成了众多博物馆的新标配,文物活化舞台剧、形式多样的文创产品等文旅产品与体验形式,既有新鲜感又有话题性,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形成了巨量的热搜话题;而在软件方面,各博物馆也积极呼应游客的文化需求,陆续上线优质且具创意的展览、主题文化活动,不断打破文化的壁垒。

也正是由于博物馆愈加重视自身在促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尤其是提高精神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博物馆的文化活动愈加“接地气”,愈加注重对于社区、乡村的文化影响。比如近年来,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博物馆策展中就出现了文博、科普进社区、艺术枢纽站等新概念,从鼓励、带动艺术家、文博专家进入社区,激活公共文化教育板块,到主动介入社区微更新和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逐渐形成了具有文化品牌意义的节庆活动和艺术社区;在乡村振兴中,逐渐兴起的小型博物馆正成为乡村记忆、民俗风情的“储存器”,联结着乡村的昔与今,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新的体验。

博物馆与社区、乡村的共建发展就是建立博物馆与居民的直接联系,让博物馆“走出去”,使深藏于博物馆的文物和文化知识可以在家门口细细品味,推动博物馆公共服务进一步延伸和覆盖。

从曾经的“请进来”到如今的“走出去”,博物馆发挥社教功能的手段也逐渐拓宽。近年来,为不断提升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丰富性、生动性,在传统参观讲解和研学等活动基础上,全国博物馆积极创新,探索出各具特色的社会教育形式,形成了多种公益新品牌、新IP。

故宫博物院推出“故宫小书包”公益活动,向全国6000所乡村学校各捐赠一个书包,内含故宫出版的集中体现中国书法、绘画、器物、建筑、历史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性图书共69本;中国电影博物馆则将电影作为开展社会教育的生动教材,不仅联合中小学设计开发素质教育艺术课程,更开展了“中华少儿电影配音大赛”,鼓励青少年主动学习,培养其终身学习的习惯;上海博物馆更是不断探索如何提升老年群体的参观满意度,并面向老年群体开发了“银发课程”,设计了篆刻、书法、插画等一系列实践教学课程。

新时代下,博物馆的发展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只有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前行的精神力量,博物馆的价值才能不断显现,为人们带来知识与文化的滋养。对此,我们也不禁期待全国各地博物馆坚持守正创新,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赋能添彩。(刘源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