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读书与藏书》《坐拥书城》等“书房之书”中,找到人与书的共情之源——(引题)
通过书房小径,抵达思想彼岸(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俊宇
(资料图)
阅读提示
学者的书房什么样?作家的书房又是什么样?通过“书房之书”,读者能对他们的阅读生活一窥究竟。
“理想的书房,最好既舒适,又方便,还整洁。书应该是用来阅读的,而且应该在舒适的环境中阅读。”
早年间,书评人、作家绿茶曾参与一个书房走访系列活动。后虽搁置多年,他对此却一直留有念想。2019年,他重启走访,走进作家、学者、艺术家、文化名家的书房。第一站就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夏晓红夫妇的书房。客厅、餐厅以及通往厨房的墙体都是书架,书越来越多,想找的书也就越来越难找到,于是陈平原就有了关于“理想的书房”的感慨。
肖复兴、梁晓声、韦力、阿乙、罗新、鲁敏、梁鸿、赵蘅……绿茶走访了27位中国当代文化名家的书房,并与他们展开深度对谈,集结成《读书与藏书》,于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出版。
两个月后,另一本关注“书房”的图书《坐拥书城:北大学者书房》出版,通过董强、韩茂莉、张慧瑜、曹文轩等15位北大学者的书房,展现各学科名师的风采和他们的学术人生。
这些“书房之书”,如绿茶所说,“通过书房这条小径,抵达思想的彼岸,在他们构建的知识地图中,找到人与书的共情之源。”
风景
书店店员、书评编辑、图书出版人、“绿茶书情”公众号作者、好书榜评委……这些年,绿茶的工作基本上都与书有关。揣着速写本和画笔前往友人处探访书房,也成了他自然而然去做之事。
“这缘起于个人兴趣,因为喜欢书,也乐于去欣赏别人的书房风景。”绿茶告诉《工人日报》记者,“我这么乐此不疲,还是因为突然有了画画的兴致,觉得用画笔描绘下来,更符合自己对书房的想象。尽管有些书房很乱,但在我的画笔下,自有一番乱中有序的风景。”
目前出版的“书房之书”,大多是以摄影照片作为配图,绿茶则是“画书房”。“手绘书房带有个人的观察和审美,甚至还有创作的成分,有一种趣味性。自从我开始画画以来,出版的每一本书都会收录自己的手绘作品。”他很是喜欢这样的组合。
“书房实景+名师风采+阅读故事+推荐书单+书房伴侣”——《坐拥书城》则是另一种组合。
“书房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书房是有生命力的,所以就不仅要让读者见物,更要见人。我们更希望读者能因此多读一点书,能从这里获得学习动力。”该书主编、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任羽中告诉记者。
独特
“您的阅读路径是怎么样的?”“您的书房是如何成长为今天的样子的?”这是在对谈中,绿茶常常好奇之事。为何如此?
“书房的构成一定代表了书房主人的精神底色,而我喜欢从阅读史谈起,也是希望从中找到书房形成的路径。”绿茶作此解释。
绿茶探访的书房主人中,60年代生人居多。“尽管他们的阅读史多数相似,但每个书房主人都会找到阅读和自己的连接方式,最终每个人都会成为独特的自己。”绿茶说。
要说独特性,《坐拥书城》以“北大学者书房”为视角,去体现北大的自由学风与兼容并包,体现“有思想的学问”。“‘学者书房’不仅是学者的私人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大学的‘家底’。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精神气质、不同的学术风格。”任羽中认为。
他进一步说道,“无论在艰难困苦的岁月,还是在众声喧哗的当下,学者们没有迷茫、没有焦虑、没有仓皇,依然自如、自在而丰盈地生活着,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在这本书中都能够找到答案。”
绿茶在大量的书房之旅中发现,学者的书房普遍书多且杂,在他们的研究领域更是有丰富的谱系化书籍;作家的书房是另一番风貌,文学写作者不拘泥于一个谱系或某一专业,多是博采众长,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书,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社会、经济……
“像韦力、方继孝、胡洪侠这些藏书家的书房,又是另一道独特的书房风景。每每走进这些大藏书家的书房,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绿茶恨不能一次性饱览个够,“但往往打开一本书就欲罢不能”。
堡垒
每个读书人都会面临清理书房的问题,会率先被清理出去的,就是那些看完觉得不值得留的书。作家鲁敏说,“对于写作者而言,自己的书能进入别人的书房,才是我最大的理想。”作家梁鸿也说,“我想霸占你的书房”,应该是对写作者最大的警醒。
作为“书痴”与写作者,绿茶对此很认同。“书房是写作者最后的堡垒,如果一个写作者不能把自己的书留在别人的书房,那这种写作有什么值得提倡的呢?”
与书房清理相关的另一个话题是,当一个人离开之后,他的书房怎么办?
“爱书人都很痴,很少能提前做出应有的‘断舍离’。”在绿茶看来,这几乎是个无解的问题,很少有人有合理的解决方案。
“对学者个人而言,藏书的过程,或者说书房的生命周期,其实和学者的学术生命是同步的。书房就像花一样,总会凋零,会湮没。学者怎样把自己的学问以及藏书,及时地传承下去、散播开来,这是很重要的事。”任羽中认为,“书房不一定能留给子女,也很难被公共图书馆完整地保留下来。所以,我们记录、出版、宣传,也是有历史价值的。”
有爱书之人,就不会少了“书房之书”。《坐拥书城》会延续出版,也会有新的思路与风格。
说回“理想的书房”,绿茶希望是“家之外独立的空间,那里只有阅读、写作、会友”,而他的书房,就是一个读书人的自然成长状态,是30多年来阅读生活的真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