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原标题:高校录取通知书“花样翻新”,真的有必要吗?

最近,多地公布高考分数线,一些高校录取通知书样式也再次“翻新”。有的高校录取通知书采用立体函匣式设计,有的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呈现,一共分三层,精美精致,彰显出高校对于录取通知书的重视,从设计到制作都下了一番功夫,仿佛通知书不精美,就代表学校对于新生的态度不够热情。

实际上,从写作的角度上说,录取通知书其实就是一种告知性实用文,将考生与家长所关注的信息,比如是否被录取了,录取在什么专业,开学报到的日期等等,准确地传达到位即可。因此,高考录取通知书最重要的其实不是采用什么形式、什么材质,而是一定要准确无误。2022年8月,河南某高校录取通知书的末尾,竟然把到校“报到”错写成了到校“报道”,好一个大写的尴尬,甚至让人怀疑这是一份假录取通知书,怀疑学校也是个假大学。

而且,录取通知书只是一所高校与学生联系的开端。新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正式报到进入校园,开始自己的高等教育生涯,学校的办学历史、育人理念、文化价值观,有大量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慢慢接触、消化。因此,高校其实无需在录取通知书上大做文章,既没有这个必要,也不可能指望学生通过录取通知书就能一窥高校的办学精髓。

同时,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低碳环保和节约办事的理念应该融入到学校的各个工作过程中,在录取通知书上下功夫“花样翻新”,不仅在理念上与国家大力提倡的低碳环保背道而驰,而且难免会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浪费,并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这样的力气,倒不如真正花心思把专业办好,把学生培养好。换句话说,当一个学生毕业后两手空空走出校门,沦为人生的失败者,对于学校和学生自己来说,精美的录取通知书反而是一种讽刺。

笔者最担心的是,录取通知书上的“花样翻新”,会演变成高校之间的暗中较劲,助长一种隐性攀比之风,会让社会对于高校的办学方向产生怀疑。对于一所大学,我们最关注的是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教学、能力培养方面能否有所建树,能否向社会输出合格的建设者,这是高校的使命担当,也是高校赖以生存的底气,而不是其他外在的东西。假如高校在录取通知书上花费心思,加之媒体的追捧,难免会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尤其是当前大学生群体就业普遍难的大背景下,高校究竟该把精力用来做什么,不言而喻。

因此,录取通知书应该快速无误地送到新生手里,开学报到的相关信息应该准确无误地告知新生和家长,除此之外,就无需在录取通知书的设计制作上花费心思了。笔者认为,对于高校来说,除了把录取报到信息传达到位,更应该做的是,利用网络信息手段,把新生的暑假安排好,让他们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过渡衔接,这既有利于学生的进校后成长,又有利于学校自己的校园管理。(朱小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