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原标题:莫让假数据妨碍真治理

日前,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多地调研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发现不少问题。催人深思的是,此番查出的污水直排、沟渠污染等问题,只要实地察看就能发现,可为啥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却浑然不觉,直到部长来“抓现行”才急忙整改?这里面,除了作风不严不实、监管部门被蒙在鼓里等原因,恐怕是相关通报中的一个“高频词”——数据造假。

利用手电筒干扰检测设备校准值,修改仪器参数和计算公式,植入黑客程序远程遥控篡改数据……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通报了多批自动监测数据造假的典型案例,五花八门的造假手段令人瞠目结舌。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倘若环境监测数据掺了水,生态环境部门在出台政策措施时就会误判形势,犹如“蒙眼开枪”,失去准头;在具体治理时也会被假象误导,好似“躲猫猫”“走迷宫”,错漏不断。数据造假危害极大,虚假的“精美包装”中,裹着的是破坏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毒药”,有关部门只有对其零容忍、动真格,才能实现数据的“源头保真”,确保治理的“过程管用”。

数据造假给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治理课题,这一“课”生态环境部门得“补”,参与社会治理的各个部门也得“学”。应看到,利益诉求存在,数字造假的冲动就会存在。企业可以为了偷偷排污而造假,基层也可能为了政绩而给统计数据“掺水”。失真数据不断累积,就可能“引起质变”,在辐射和传导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数据造假不仅影响上级部门的判断和决策,还会直接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权威和公信力。

对待数据的态度,也是领导干部事业观政绩观的体现。若是对统计上来的数据不加分辨地采信,不去交叉验证“挤挤水分”“捉捉虫子”,那就是得过且过的“太平官”,是事业观出了问题。若有人为了捞取政绩,带头粉饰数据,甚至公然造假,那就是信奉“数字出官”的“功利人”,是政绩观出了问题。数据决不能成为可以“吹吹捏捏”的橡皮泥、泡泡糖,领导干部既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实事求是、踏踏实实,确保数据“含金”,又要防止报上来的数据造假,以严实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验证举措,不让数据“含水”。

防范数据造假的本领,也是治理能力的一部分。数据造假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需要数据管理者练就“火眼金睛”。一方面,领导干部应树立“不唯数据”的工作理念,常态化开展调研、摸排、走访,把“实地看到的”和“报表看到的”综合起来、“老方法”和“新技术”结合起来,用事实与数据互相印证,对一些违反常识、社会舆论质疑的数据重点开展督查核实;另一方面,各级各部门应进一步健全数据上报统计的工作机制,用更为严密的制度、严格的督查、严肃的问责堵住数据造假风险漏洞,着力构建不敢假、不能假、不想假的体制机制,确保让真数据为科学决策、有效治理奠定基础。(袁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