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轮胎如何选购?

1、低滚阻:车胎的花纹越浅,阻力就越小,这一点可以从F1赛场的比赛用胎看的出来。所以我使用了这款80%都是光头的车胎,毕竟我们骑得路面占90%都是水泥路面,就算是那10%的土路,把气放少一点,再加上两边的防侧滑胎粒,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2、抓地力:这个指标不能单纯的讲和车胎的花纹和等级或工艺配料有关系,还要关系到路面,环境,胎压等,都会有影响,我所推荐的这款车胎的抓紧力主要是表现在两边的防滑颗粒上,至于中间的光头部分,应付一般的路面已经足够了,除了修路的段落,就是在下坡比较颠簸的路段了,像如美路段也表现很好的抓地性。还要注意的是下坡的胎压不要很足。

3、防扎性:这也可能和运气有关系,但是和气压及车胎的设计和材料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公路车的胎压一般不能少于100PSI,山地车的胎压也要不少于50到60PSI,这样扎胎的几率就少了很多,这款车胎因为有两边的防滑颗粒,再加上中间有防扎层设计,所以扎胎的几率就减少了许多。

4、抗磨损:这个指标来说,我认为越薄的越轻的车胎抗磨损的指标越低一些,这些车胎也是相对比较贵一点的,因为在设计上就是为比针对,所以抗磨性上就没有顾及,材料上少了很多的填充物,只注重舒适性和弹性的表现。

5、轻量化:这不是一款很轻的车胎,但是也不是一款很重的车胎,他比一般的XC的车胎还要轻,但是比不上比赛用胎轻,考虑到要负重的问题,车胎重一点比较耐糟,厚实胎边足已应付复杂的路面。

自行车轮胎有哪些类型?

1、真空胎

这种胎的最大特点是不用内胎,真空胎取消了内胎的安装并填充了自补液,在骑行时遇到较小的穿孔可以及时的补漏,从某种意义上说真空外胎比开口胎更耐穿刺。由于没有内胎的设定,过低的胎压也不用担心出现“蛇咬”的风险,所以适当的降低胎压可以获得更好的舒适性。真空胎外观有明显的字母标识,TUBELESS READY,使用时需要配合自补充液、真空气嘴,且必须是支持真空胎轮组,真空轮组也有TUBELESS字母标识。

2、开口胎

开口胎是我们最常用的外胎,需要安装内胎使用,有钢丝胎或折叠胎两种。钢丝胎和折叠胎最明显的外观特征是钢丝胎不能折叠,当然两者的结构也有很大区别,钢丝胎具有更好的地面抓力和高速稳定性,折叠胎重量轻,没有硬边,方便携带和更换,不过价格较高。

3、管胎

管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内外胎之分,或者可以说它是内外胎结合为一体。依靠充气压力保持贴合面相对一侧胎面的形状,通俗一点说相当于把内胎外胎合在一起了,也可以看成只有内胎。这种胎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其重量较低,长期以来被认定为是竞赛级公路自行车的黄金选择,优点是轻量化,搭配的车轮也非常轻量化,相比开口胎更抗“蛇咬”。缺点也比较多,安装困难,无法快速修补,且成本较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