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市场分区布局清晰、各类商品摆放有序、大理石地面干净整洁,门口电子大屏幕实时显示每天的检验检疫详情,每个摊位或商铺上方还有一块小显示屏,上面详细标明商户的营业执照、健康证、商品价格以及付款码等信息……7月25日,记者走进烟台黄渤海新区中汇农贸市场时,感觉就像走进一个大超市,让人耳目一新。

“环境真是越来越好了,买菜也更放心了。”在农贸市场海鲜区,正在挑选海产品的市民刘文艳感慨地说,“从来没想过农贸市场能像超市一样干净整洁。”

“这是综合型农贸市场,可满足周边8万多居民日常‘菜篮子’、生活消费、休闲娱乐等多重需求。”中汇农贸市场运营总监李国盛介绍,农贸市场总建筑面积约2.68万平方米,配套地上、地下两个停车场,功能规划有农贸市场、餐饮娱乐、文教健身、地下商超等各类业态。

中汇农贸市场的“超市化”运行,是我市城区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的生动写照。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农贸市场改造工程作为重点打造的民生工程之一,由烟台市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财政局)牵头负责、统筹推进。据市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全市计划完成城区27处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打造不少于10处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四星级及以上精品农贸市场,探索“互联网+农贸市场”的智慧运营模式,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动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确保十年不落伍。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农贸市场与城市更新协调发展,截至目前,27处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已全面开工,其中10处完工,累计投入资金2.9亿元,预计今年8月底前全部市场改造完工,并持续开展规范提升。

规划设计上,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化“项目化”管理。研究建立完善场内布局、设备设施、商品陈列及销售、卫生、市场管理规范等7个方面86条农贸市场提升改造标准,将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总体任务细化分解为32项具体改造项目明细,分区域、分时段打包立项,逐个市场建立责任台账,划定项目指标和完成时限,明确项目责任人、驻场执行人及督导管理人,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作指标体系和责任链条,实现“项目化”管理、“闭环式”运行。

项目落实上,市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财政局)每月调度相关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并对各区(市)工作情况进行“蓝黄红”三色标识,督促责任单位和各区(市)政府(管委)自我加压、自我奋进,加快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切实将农贸市场打造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和展现烟台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具体推进中,市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财政局)根据年初制定的月度推进计划,持续加强项目督导。督促相关部门逐一深入27处改造市场点对点把方向、听需求、解难题,每月情况形成专题报告反馈各区政府(管委);建立市、区(市)、镇(街)市场监管三级联动,通过驻在式督导、蹲点式指导,高质量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建设。

农贸市场连接千家万户,事关民生福祉和城市形象。市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财政局)把农贸市场提升改造作为我市十大重点民生实事之一抓紧抓牢、持续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而这仅是我市积极改善民生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市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财政局)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新增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345.4亿元、占比72.9%,优先支持办好民生实事,保障民生政策。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1.5亿元,主要用于全面兑现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加强困难群体关爱保障,将城乡低保对象、城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救助标准提高10%。教育文化支出75.8亿元,保障全面落实各学段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和学生资助政策,优化提升中小学课后托管服务,新增一批公办幼儿园,开展戏曲下乡惠民演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医疗卫生支出50.3亿元,推进16处农村(郊区)急救站点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为10万余名适龄妇女完成“两癌”免费检查。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 高少帅 实习生 皮天健 通讯员 于忻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