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兴天子汉宣光,自有深仁合彼苍。天遣百灵争助顺,神兵遍野拂云长。——《破虏凯歌》
(资料图片)
在冷兵器时代,几乎每一位强大的武将,都有着一把强大的武器,比如关羽的那把青龙偃月刀,只有有了这把武器,关羽才能成就武圣之名,否则如果让关羽拿着普通士兵的长矛,即便他武功盖世,也不可能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唐朝之所以那样的武德充沛,将周边的势力一一打服,就是因为唐朝的金属冶炼工艺有了新的突破,制作出了远超周边势力的弓箭与战刀。
一、活人铸剑中国古代冶炼神兵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那时皇帝和蚩尤大战,使用的武器就是青铜打造的剑。在之后的时间里,人们也意识到了一把锋利的武器有多么的重要,在此基础上,无数的能工巧匠开始钻研起,如何能够炼制出更好的武器来,为此还产生了用活人“祭剑”的做法。可能在我们如今看来,这样的做法毫无科学根据,其实现实与大家想象的有些差别,据专家考证,古人用活人“祭剑”其实并非迷信,是有着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说到活人祭剑,就不得不提一下干将莫邪的传说。相传干将莫邪是欧冶子的徒弟,他们在铸剑这一行上,达到了青出于蓝的程度,制造出了很多把名剑,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他们夫妻花费了三年,制造出的天下第一剑“湛卢”。但这对夫妻的结局算不算好,后来楚王拿来了赤阳铁和冰极铁,这两种性质相反的金属,再让他们铸剑,并且还规定了交剑的时间。 二、干将莫邪的故事可是在制造的途中,出现了各种意外,到了要交剑的时候,竟然还没有制作完成。干将莫邪只是普通人,楚王的命令他们也不敢违背,可是现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他们俩有多急,剑就是制造不出来。后来莫邪实在没有办法了,直接跳进了剑炉,用自己的身躯制造出了两把传世名剑,也就是干将剑和莫邪剑。这样的情景,在后世的一些文学作品也有出现,就比如我们熟悉的《仙剑奇侠传》,其中就有着用活人铸剑的情节。
干将莫邪的故事是不是真的,谁也不好说,但是通过研究,专家发现,活人铸剑其实是有着科学道理的,大家知道科学道理是什么吗?春秋时期的剑,都是使用青铜制造而成的,所以那时古人都是使用木炭来制造兵器。铜的熔点比铁低很多,只有1083度,所以在春秋时期,古人就已经掌握了青铜器的冶炼技术。 三、活人铸剑背后的科学道理但我们都知道的是,青铜器的质量很很明显不如铁器,但铁的熔点是1535度,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春秋时期的古法来制造武器,那么别说制造出铁剑,就连铁都融化不了。而干将莫邪那次铸剑的原材料是铁矿石,如果使用传统的办法,根本不可能制造出剑,所以必然使用新的办法。后来这个办法找到了,莫邪跳进了剑炉中,最终才将剑制造了出来。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春秋时期无法制造出铁剑的原因,就是因为剑炉的温度不够高,而一旦有人跳了进去,温度就会迅速的上升,原因也很简单,人体内有着大量脂肪,这就相当于浓度极高的油脂,当油脂进入高温后,就会转换为燃料,让剑炉内的温度迅速上升,从而将铁矿石融化,最终才能制造出宝剑。不过由于古人并不知道这些物理知识,所以也就诞生了,以人来铸剑这样封建迷信说法。 而且使用活人铸剑,还给古人带来了意外收获,因为人体中还有大量血液,血液里面有着很多的碳元素,当碳元素进入到高温状态后,就会与铁相融,从而产生化学反应,也就成为了钢。古人正是使用这样残忍的办法,才第一次知道如何冶炼出钢。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也就明白了活人铸剑的道理,并不是以人的灵魂什么的,而是人体里的各种化学元素,会与剑炉内的金属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制造出武器来。结语:
总的来说,古人的活人铸剑办法,也是误打误撞出来的,他们并不知道其背后蕴含的科学道理,只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使用这样的办法,可以制造出更好的剑来。这也是那个时代的一个悲哀,生命并不重要,各种令我们如今想都想不到的残忍之事,在那个时代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现在这个美好的时代。
参考资料:
《破虏凯歌》
《古代铸造史》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