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粮食安全有关情况。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丛亮介绍,目前,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和市场易波动地区成品粮油储备已经达到15天以上;全国应急加工能力每天可达到164万吨,能满足全国人民2天需要。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丛亮。
(资料图)
推动尽快完成《国家粮食应急预案》修订
丛亮介绍,目前,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左右,并含10亿亩高标准农田。储备能力上,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和市场易波动地区成品粮油储备已经达到15天以上;各类粮食企业库存处于较高水平,部分企业商品库存较前些年明显增加。
应急情况下粮食生产能力如何?
丛亮介绍,到2022年底,全国共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584家、应急储运企业4846家、应急配送中心3542家、应急供应网点56495个。应急加工能力每天可达到164万吨,能满足全国人民2天的需要。
“应该说,新冠疫情对粮食安全的现实考验,给全社会上了一堂深刻的警示课,再次凸显了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的重要性。”他坦言,当前国内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仍存在薄弱环节,表现为应急预案体系还不完备,应急保障资源布局还不平衡,现有粮食应急保障企业资源有效利用还不够充分。
他介绍,下一步将努力构建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广、管理精、调运快的国家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一是健全粮食应急体系。推动尽快完成《国家粮食应急预案》修订,指导地方完善省、市、县三级粮食应急预案体系。管好用好粮食应急保障企业资源,充分调动企业应急保供的积极性。
二是补齐粮食应急保障能力短板。坚持“一县一策”,充实网点数量、优化网点布局,推动网点全面覆盖,补齐县级粮食应急保障能力短板。坚持极限思维,持续提升大中城市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加强粮食加工能力区域协作、城市粮食供应预案制定和应急演练。聚焦特殊地区粮食应急保障弱项,加快构建多元化粮食储备体系,夯实应急保供的物质基础。
三是抓好重点任务落实。指导各地科学构建省、市、县三级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加快实施区域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建设。加大力度推进国家与地方粮食应急保障资源优化整合,形成粮食应急保障工作合力。
5月4日,在重庆市合川区涞滩镇碾盘村,农民操作直播机进行播种作业。新华社发
农户储粮损失由平均8%降到2%
除了加强生产储备能力,减少流通环节的损耗一直是今年来政策和技术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减损涉及收购、储运、加工等环节。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黄炜介绍,收购环节,安排建设了5500多个专业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在农民收获粮食时提供清理、干燥、储存等服务,推广使用近1000万套农户科学储粮装具。按照要求使用装具的农户储粮损失由平均8%现在降到2%以内。
储运环节,主要是采取措施推广应用“四合一”储粮技术、气调储粮、控温储粮等技术,改善储存条件和储存粮食质量,减少坏粮损失。新技术应用后,国有粮库储藏周期粮食的综合损失率降到1%以内。运输环节开发应用铁水联运接卸、运输专用车、散粮物流装具等技术装备,减少粮食运输损耗。
生产环节,他介绍,近几年市场存在过度加工的情况,对人体需要的营养是一种损失。针对这个问题,加大适度加工技术研发和成果推广力度,升级改造加工设备,减少不必要的粮食、油料损失和消耗,提高成品粮出品率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同时重点抓好粮食加工方面的标准化建设,按照保粮食安全、保食品安全,特别是保人民健康的角度制定科学加工标准,通过标准引导整个社会节约粮食、减少粮食损失。
“切实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需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从业者、消费者共同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一步,我们作为国家主管部门会一如既往、持之以恒抓好这方面工作。”他说。
4月26日,在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骥村镇黄栗山村,农民在南瓜田里挖土准备套种大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大豆国产量创新高,满足食用消费后结余500万吨
中国大豆一直较为依赖进口,近几年,中央层面多次大力度发文要求提高大豆产量。目前进展如何?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卢景波介绍,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用,做豆制品、豆浆、豆腐等,年消费量在1300-1500万吨,国内产量完全能够满足这方面的需求;进口大豆主要用作榨油和饲用,榨油以后的豆粕用作饲料生产原料。
他称,国产大豆供应充足,进口大豆粮源充足,市场购销总体平稳。从国内看,2022年中国大豆产量创历史新高,超过2000万吨,满足食用消费后还有500万吨左右节余,市场供应有充分保障。
进口方面,他分析,全球大豆供求关系比较宽松。有关国际机构预测,2022/23年度全球大豆产量约3.7亿吨,创历史新高;消费量3.66亿吨,产销结余300多万吨,为中国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满足国内消费打下了良好基础。从市场购销看,新豆上市后,收购工作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势头。
“3月底大豆旺季收购工作就结束了,主产区入统企业累计收购新豆418万吨,同比增加171万吨。同时,前期有关部门在黑龙江、内蒙古大豆主产区启动了新季国产大豆收购工作,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他说。
采写:南都记者 宋承翰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