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而易见的答案,非关羽莫属。刘备称汉中王之后,坐拥两州之地,自己在益州,那么坐镇荆州,独揽荆州军政大权的关羽自然就是集团二号人物。
二爷
(资料图片)
不考虑关羽的情况下
为何还要说不考虑关羽的情况呢?因为抛开主从关系不谈,当时关羽的权利完全不在刘备之下。
甚至关羽有没有把自己当作刘备的下属都两说,毕竟关羽的孤傲真不是谁都能比的。
为何这么说?关羽当时虽然独揽荆州军政大权,但发动樊城之战这样的大事怎么也得给成都去个信,讨论讨论吧。
三国荆州
然而,信去是去了,但同时关羽也已经兵临城下了,这不就是擅自出征吗?可以说刘备都管不下关羽。
所以还是有必要抛开关羽再来看看刘备集团当时的二号人物是谁。
首先大家比较熟悉的“五虎上将”,这些人都是军人,要么是镇守一方的地方要员,要么就是军中一把手。
所以这些人可以说是分散了刘备集团的权利,谁也没比谁高多少。
那么就只能从刘备身边下手了,毕竟和刘备比较亲近的人恰恰才能拥有更大的权势。
而这其中需要考虑的就是诸葛亮、法正、吴懿三人。我们顺着来看。
孔明
诸葛亮
这么说吧,没有诸葛亮就没有汉中王刘备或者直接说就没有昭烈帝刘备,但从诸葛亮出仕刘备到刘备称汉中王仅仅只过去了10年而已。
这10年间,虽然蜀汉政权的大的战略方针都是诸葛亮提出来的,但诸葛亮却很少跟在刘备身边。
刘备
从诸葛亮在刘备夺取益州后仅被封为军师将军就可以看得出来当时诸葛亮在蜀汉政权中的地位并不高。
当然,这不是说刘备不重视诸葛亮。相反,这正是刘备重视诸葛亮的表现。
毕竟自己就是外来的主,诸葛亮同样是外来的,刘备不管是在夺取益州时还是夺取益州后都需要仰仗益州本土势力。
诸葛亮
因此就算为了保护诸葛亮,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给诸葛亮多高的地位,而且这很有可能就是诸葛亮自己的意思。
一方面有利于刘备掌控益州本土势力,另一方面也能够让那些从一开始就跟着刘备闹革命的人心里平衡一些,毕竟比起来,他们才是元老,诸葛亮只是个新人,凭什么地位还没诸葛亮高?
孔明
吴懿
吴懿自不必多说,吴氏的兄长,刘备的大舅子,这层关系就足以让吴懿傲视整个蜀汉政权了。
再加上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军事素养以及在蜀地威望,在蜀汉阵营中地位能不他高的还真没几个。
但由于吴懿本身属于降将,诸葛亮用人不拘一格,但不代表刘备也是这样,毕竟在古代投降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
吴懿影视剧形象
刘备表面上对吴懿推崇备至,甚至迎娶了他妹妹,这也只不过是为了争取益州势力的支持罢了。
给点空头衔什么的,根本算不上什么问题,所以吴懿在刘备时期并没有得到太多的重用,其大放异彩还得等到诸葛亮和蒋琬主政时期,可也算不得二号人物。
吴懿
法正
法正就有点意思了,可以说是刘备的贴身智囊了,也就是说常年伴随在刘备身边的人,这样的人其实最容易获得领导的信任。
法正更是凭借其过人的手段和谋略获得了刘备的赏识,尤其是在汉中之战后,其声望到达了顶峰。
法正
如果非要说刘备称汉中王以后谁才是刘备集团的二号人物,那么非法正莫属,要不是因为法正早逝,此后与诸葛亮平起平坐也不是没有可能,但那也只是以后的事,当下的法正在蜀汉可以说是如日中天,尚书令一职就是做好的表现。
蜀汉后来的实际控制人费祎也就这职位,曹魏的二号人物荀彧也是这个职务,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汉中之战
也就是说,在不考虑荆州关羽的情况下,法正绝对是当时刘备集团的二把手。
这里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个人物,那就是黄权。
玄德
黄权
与其说法正是刘备的贴身智囊,倒不如说法正、黄权是刘备的贴身智囊团。
像刘备夺取益州后进攻汉中的构想,最早其实是黄权提出来的,只不过是由法正传达给了刘备罢了。
而在后来的汉中之战过程中,黄权也全程参与了整个战局的谋划和布局,可以说其能力不在法正之下。
黄权
后来的夷陵之战更是多次劝谏刘备不要孤军深入,奈何刘备不听,一意孤行之下葬送了蜀汉的大好前程。
但从黄权在当时能独领一军就可以看出其在刘备那的地位其实也不算低,可惜在夷陵之战中因后路被断不得不北上降了曹魏。
如若不然,黄权将来也将会成为一个蒋琬,甚至是超越蒋琬的存在,毕竟蒋琬不善军事,而黄权可是全能型人才。
黄权
回到这个话题上来看,刘备称汉中王也有不少黄权的功劳,这些虽然无法从治中从事这一职位上反应出来,但刘备对他应该也是很信任的。
从夷陵之战让其独领一军就能看出,至于刘备为何不听黄权的进言,主要还是因为黄权为人过于耿直,说话方式不招人喜爱,不像法正那么八面玲珑。
夷陵之战
结语
诸葛亮对法正的评价很高,甚至在夷陵之战前说如果法正在,刘备一定不会冲动,这也能说明诸葛亮都说服刘备,但法正可以,那是不是法正比诸葛亮厉害?显然不是,还是因为法正更得刘备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