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出炉。7月11日,央行官网发布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其中6月单月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截至2023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
整体来看,在季节性效应和政策加力下,6月金融统计数据超市场预期回升,信贷结构有所优化。分析人士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可能会再度小幅降准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同时不排除继续下调政策利率以刺激需求的可能。
新增贷款大幅提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改善
在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中,央行一并披露了6月信贷、存款等方面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相较2023年5月1.36万亿元,环比增长1.69万亿元。即便是在上年同期2.81万亿元的高基数基础上,6月人民币贷款仍然同比呈现多增状态。
另据Wind数据,分部门来看,6月住户部门贷款新增9639亿元,同比多增1157亿元,处于历史同期高位水平。其中居民短贷和中长贷分别增加4914亿元、4630亿元,同比分别多增632亿元、463亿元。
此外,6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28万亿元,同比多增687亿元,环比则多增1.42万亿元。企业短贷和中长贷分别增加7449亿元、1.59万亿元,分别同比多增543、1436亿元。票据融资减少821亿元,同比大幅少增1617亿元。
细数2023年以来人民币贷款表现,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仅次于2023年3月的3.89万亿元。在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中,企(事)业单位贷款成为拉动信贷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企业中长贷款增量占比更是超过52%。
“半年末效应和政策驱动下,6月信贷投放明显回升,延续稳定扩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评价称。温彬表示,“总量适度,节奏平稳”背景下,4-5月信贷投放节奏有所放缓,市场预期发生转变。6月以来,逆周期调节政策加力,央行降息落地刺激投资和生产需求,在季末信贷冲量和政策继续引导支持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作用下,企业贷款仍有支撑,信贷结构较2022年明显优化。
在住户部门贷款方面,温彬指出,6月端午小长假、年中购物节活动对消费起到支撑作用,降息落地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带动居民贷款明显改善。6月地产销售跌幅虽扩大,但在按揭早偿阶段性放缓下,居民中长贷较4-5月也有明显改善。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则表示,6月新增信贷同比多增,总量理想、结构优化。其中居民短期、中长期新增贷款同比延续增长态势,反映国内居民消费意愿增强,楼市整体延续复苏态势;企业短期和中长期新增贷款继续保持同比多增态势,显示企业贷款投资意愿保持良好,反映企业对市场需求和经济复苏前景保持乐观。
另从2023年上半年金融数据整体表现来看,报告期内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8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则增加了12.81万亿元。
M2增速放缓
但仍处于高位水平
消费市场、生产需求的复苏也带来了其他变化。在货币供应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9.56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6个和2.7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9.8%。上半年净投放现金789亿元。
2023年2月触及12.9%后,M2同比增长连续小幅回落,但近几个月仍处于11%以上。受到2022年6月高基数效应影响,6月M2同比增速延续回落,但同样处于高位水平。
M2同比增速保持高位,也离不开人民币存款的支撑。根据央行数据,2023年6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71万亿元,同比少增1.12万亿元。环比2023年5月,6月人民币存款增加则多增2.25万亿元。包括6月在内,人民币存款连续三个月出现同比少增。
整体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1.9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96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12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08万亿元。
究其原因,温彬指出,一是6月信贷投放明显回升,信贷派生力度仍强;二是财政支出力度较大,对M2有所支撑,6月财政存款减少1.05万亿元,同比多减6129亿元。
周茂华表示,M2同比放缓,但依旧保持较快增长。一方面是上年同期基数抬升,居民消费、投资需求改善,影响居民储蓄存款需求;同时,国内内需处于复苏阶段,需求表现偏弱,微观主体不够活跃影响货币派生速度。另一方面,国内处于复苏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伴随央行灵活调控,并畅通货币政策传导, M2增速好于市场预期。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则补充道,M1增速环比下降1.6个百分点至3.1%,反映出当前企业投资活力尚有不足,改善预期、提振信心是十分紧迫的任务,需要政策继续加码。“6月企业新增短期信贷7449亿元,需求上升,但并未引起M1增速大幅上行,可能有部分资金被用于定期存款,存在低利率短期贷款资金用于长期存款的风险,不过综合企业存款数据来看,规模不会太大。”王运金说道。
人民币贷款支撑社融增量
下半年仍有降准降息可能
6月社融增量表现同样不俗。经央行统计,2023年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22万亿元,比上月多2.6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9859亿元;上半年增量累计为21.5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54亿元。截至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5.45万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有所放缓。
具体来看,结构上,表内人民币贷款新增3.24万亿元,位于高位,并且仍为新增社融的主要贡献项。6月政府债券新增5388亿元,同比少增1.08万亿元。
对于6月社融增量同比少增的情况,王运金解释称,2022年上半年为有效降低疫情冲击、加大政府投资实现稳增长,中央要求地方政府提前完成全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额度。而2023年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回归正常发行节奏。从两年对比来看,有较为明显的政策差异。
“在不考虑政府债券增量的情况下,6月社融同比多增1291亿元,主要为人民币贷款增量拉动。在防范金融风险、强化金融监管的政策导向下,银行表外融资业务再度小幅压缩。企业直融实现较好增长。”王运金补充道。
周茂华表示,6月新增社融数据强劲反弹,高于趋势值,反映6月国内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表现好于预期,经济复苏动能增强。温彬则认为,后续伴随地方债发行加快规模有望触底回升,进一步增强对社融的支撑。
2023年以来,央行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降准0.25个百分点、超额续作MLF以及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推动LPR下行等政策效应逐渐显现,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就在7月10日,央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又宣布延长“房地产金融16条”有关政策的适用期限,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对房地产企业存量融资展期,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
温彬指出,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在季节性效应和政策加力下,6月新增信贷明显回升,信贷结构有所优化。但近期多项经济数据显示,当前经济修复进程放缓,终端需求仍不强,物价延续低位运行,急需政策进一步加力稳固。政策加力将驱动下半年信用稳定扩张,并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内生投资和消费需求,巩固经济稳步回升的基础。
谈及下半年货币政策走势,王运金提到:“上半年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恢复增长提供了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下半年恢复和扩大需求仍是经济恢复增长的关键所在,稳健货币政策仍将通过宽货币推进宽信用以实现需求扩张的政策效果。”
王运金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可能会再度小幅降准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同时,2023年四季度主要发达国家加息周期步入尾声,我国降息的空间再度打开,不排除继续下调政策利率以刺激需求的可能。
北京商报记者 廖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