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蚍蜉是一种身体极小极弱的爬行动物,也算是一种大蚂蚁,喜欢生活在潮湿温暖的土壤之中。有一定的毒性。关于“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个成语大家一定都知道,意思是蚍蜉想撼动大树是不可能的。

螳螂亦称刀螂,它前足有一对粗大呈镰刀状的捕捉足,并生有钩状刺,用来捕食。螳螂有保护色,有的并有拟态,与其所处环境相似,借以捕食多种害虫。动作灵敏,捕食时所用时间仅有0.01秒。螳臂当车说的就是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

飞蛾是蝴蝶的姊妹,用气味寻找配偶,在生物学中称为“化学通讯”,它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飞蛾类多在夜间活动,喜欢在光亮处聚集,因此民谚有“飞蛾扑火自烧身”的说法。飞蛾幼虫大部分危害农作物、果树、林木。因此,人们就利用飞蛾的“化学通讯”特点,进行人工合成,用来诱杀雄性飞蛾。

蚂蚱就是我们常说的蝗虫,全身通常为绿色、灰色、褐色或黑褐色,数量极多,生命力顽强,大多数是作物的重要害虫。蝗虫的天敌主要有蛙和鸟两大类,所以有“蚂蚱斗公鸡”一说。

蛇,大家很熟悉吧,记得小时候,尤其是是夏天,是蛇活跃的季节,关于“贪心不足蛇吞象”这个词估计大家也听过,字面意思就是有一条贪心过度的小蛇不自量力,想把一只大象一口吞到肚子里,结果给撑死了。还有一个传说,其大意是从前有一个很穷的人救了一条蛇的命,蛇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满足这个人的要求,这个人一开始要求简单,后来贪欲生起一直到他做了宰相,至此还不满足,于是蛇一口就把这个人吞吃掉了。所以,蛇吞掉的是宰相,后来有人把宰相的“相”成了大的“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