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时局动荡,战火纷飞,中原势力犹如一盘散沙,各地军阀纷纷拥兵自重,拔地而起,而在东汉末年最成功的军阀,就要莫过于是曹操了。说到曹操,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宦官家庭出身,这样的出身在东汉末年无疑是受人鄙视的。
(资料图)
但曹操就是凭借着这样的出身,成功崛起,而后一跃成为东汉末年最成功,最有实力的军阀。曹操的成功除去他本人的雄才大略之外,当然也少不了他手下众多谋士爱将的支持,而就在他的众多谋士之中,有这么一位名士,他被曹操称为是自己的“子房”,他曾是曹操集团的元老级人物,曾是曹操最早的智囊团,曾是曹操最可靠的底气,可就是这么一位英雄人物,最后却落下个服毒自尽的下场。
这人是谁能对曹操有如此大的影响,最后又是如何沦落到了自尽的地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曹操的领路人,荀彧。
荀彧,字文弱,颍川郡颍阴县人。荀彧的家族是颍川荀氏,是儒家学派代表著名代表人物,荀子的后代。荀彧的家庭在东汉末年时期,那可是妥妥的上流社会阶层。
在东汉时期,各个地方的豪绅士族们的发达水平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根据各个地区的发达程度不同,各个地区的内的士族们的重量也不同。而在东汉末年发展最好的两个地方士族,就莫过于关东、关中这两个地区了。而关东地区的士大夫,又要属颍川的最有实力。在颍川最出名的四大家族分别是:荀、韩、钟、陈。荀彧家的这个颍川荀氏,就是颍川士族的第一大家族。而颍川荀氏与汝南袁氏、弘农杨氏也被后人并称汉末三大士族。
荀氏虽然在政治方面的影响远没有袁家与杨家这么深,但无论是在学术造诣方面还是在名士道德领域,荀家的影响力都是无人能及的。
荀氏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除去祖先荀子之外,他们家还有什么在当时具有大影响力的人物吗?其实除了荀子,荀彧的祖父荀淑被称作神君,他有两位徒弟非常有名,一位叫李固、一位叫李膺,这俩人不仅是名士,是三公,更是领袖级别的人物。而荀淑的八个儿子,更是被称为“荀氏八龙”,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全国八大杰出青年”,可以说是举国闻名。而在这八子之中,就有荀彧的父亲,荀绲。荀绲曾经是济南相,他的叔叔荀爽也当过三公。这八字每个人都各有千秋,在当时都具有不小的影响力。
后来因为当党锢之祸,荀家很多人都没能逃脱宦官的祸害,宦官的崛起使得很多的士族子弟都死于祸难,剩下的就算没事,大多日子也不算好过。而荀彧的父亲荀绲为了能够保全家族,后来让荀彧娶了中常侍唐衡的女儿,当然这一做法也险些让荀彧遭人非议。
据记载来看,荀彧不光家室荣耀,才华横溢,他的长相也是非常英俊的,“为人伟美”、“瑰姿奇表”,意思是荀彧这个人长相英俊、气质高贵、温文尔雅,不仅如此,荀彧还特别喜欢熏香,喜欢将自己弄得香喷喷的。这要是放在今天,估计荀彧也妥妥的是一位爱喷香水的儒雅绅士吧,这样的荀彧,应该差不多算是东汉末年时期的名士颜值天花板了。
党锢之祸过后,荀彧也应该开始正式的步入仕途,入朝做官了。那荀彧的仕途能像他的声望一样平步青云吗?显然没那么容易。
中平六年,董卓进京了,也是这一年,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荀彧这个时候已经意识到天下乱了,朝廷中央的官员在面对手握重兵的军阀面前,已然没有了话语权,于是荀彧选择弃官回乡。
荀彧弃官之后,曾对他的父亲说过,“咱们老家颍川是四战之地,如果天下有变,那颍川一定会经常遭受战乱,赶快搬家,不能拖了。”但是他的那些老乡显然没听他的,古人从来都很在乎家乡,很在乎这个“根”,就算是死去也想要“落叶归根”,很多人祖祖辈辈累计的家业都在这里,所以大家都不愿意搬走。荀彧见劝不动,只能自己将宗族搬到了冀州。
冀州原本是韩馥的地盘,韩馥一听荀彧要来冀州定居,那是非常高兴的,连忙派人去接荀彧。只可惜,他高兴的太早了。就在某一天,荀彧在距离冀州还有“十万八千里”的时候,袁绍来了,直接给韩馥几个大嘴巴,等到荀彧到达冀州的时候,冀州已经是袁绍的了。而就在荀彧到达冀州之后没多久,董卓就派军队到达了颍川,烧杀抢掠,将颍川洗劫一空,杀死了荀彧的很多老乡。
袁绍见荀彧来了,还有这意外惊喜,对待荀彧是十分热情。此时的袁绍手下的人才也是非常多,向逢纪、许攸、淳于琼、田丰、沮授、张郃、以及自己的弟弟荀谌等人此时都在袁绍的手下。但是就这么多人才,袁绍最偏爱的偏偏是两个二五仔,一个叫郭图,一个叫辛评。
即便如此,袁绍还在继续的收罗人才,他对待的荀彧的态度也是非常诚恳,但是这些个谋士却偏偏很少有人被袁绍信任,而且分帮结派也非常严重。这个时候荀彧意识到,虽然袁绍对待人才都是以礼相待,但是并不会如何运用,甚至连看人都不准,这样的人终将难成大事,袁绍并不是他心中的选择。
初平二年,荀彧跳槽了,他听说有这么一位将军,在讨伐董卓的时候非常积极,而且的确是真刀真枪的实干,这样对汉室效忠的将军将来一定大有作为,于是荀彧找到了曹操,正式成为了曹操的“头脑”。
荀彧能够来到曹操身边,这对于当时的曹操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惊喜,这惊喜堪比天上掉馅饼,因为当时的曹操身边只有一些武将,谋士真的是少之又少,很多出名的谋士都去投奔了那些实力显赫的军阀,而对于刚起步没多久的曹操,在大家的眼中的确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但偏偏荀彧看中了这个选择,喜出望外的曹操感叹道:“这是我的子房啊!”子房是张良的字。曹操曾对于董卓的事情请教过荀彧应该怎么办,荀彧表示:你不用怕,董卓的残暴已经超乎想象,你不用管它,他早晚会自己把自己玩死。
这一年,荀彧二十九岁,开始跟着曹操四处征战,几乎是被曹操恨不得“揣在兜里”,走哪都想带着。
兴平元年,曹操在占据了兖州之后,打算东征找陶谦报仇,将荀彧留在兖州留守。趁着曹操不在家的功夫,张邈和陈宫搞事,大开家门背叛曹操,将吕布给迎接了进来,搞得吕布去曹操地盘跟回自己家一样,还使得兖州很多郡县都呼应张邈与吕布。张邈迎接吕布这个事动静不小,之后张邈派手下刘翊去骗荀彧,说吕布是来帮助曹操打陶谦的,这个时候应该马上给他们提供军备粮食。
刘翊传的这个话明显就是在胡诌,这借口骗骗一般人说不定还能蒙住,但是要是骗荀彧与程昱这些人,明显是不够用的,荀彧一听就知道,张邈反了。于是荀彧紧急布置防守,并且紧急让夏侯惇赶快准备抵挡工作,趁夜斩杀谋反人士已定军心。
之后过没两天,豫州刺史郭贡受吕布挑拨,带着军队要来攻城,这对于夏侯惇他们来说兼职就是晴天霹雳,因为曹操出征的时候基本带走了大部分的军队,现在城中士兵连一万都没有,这要如何抵挡郭贡带来的几万人马呢?
事情的转机在于,郭贡到地方之后没有第一时间就直接动手,而是想要面见荀彧。夏侯惇等人一开始很担心荀彧的安危,都不赞成让荀彧出去,但是荀彧却表示,兄弟莫怕,郭贡平时与张邈他们没什么交情,这个时候郭贡的心肯定还不坚定,这个时候要是劝说他,哪怕不帮我们只是中立,也解了燃眉之急,这个时候决不能激怒他。结果就是郭贡真的被荀彧唬住了,带兵回家了。
就在荀彧、夏侯惇、程昱等人的努力之下,兖州最后只留下了三座城池拼命死守,撑到了曹操回来,算是给曹操的老窝守住了。曹操在得知自己的老窝都快被吕布偷光之后,曹操顿感心累,之后在加上一些天灾人祸,曹操甚至都曾生出过想要投靠袁绍的念头,好在当时曹操身边还有人给曹操加油打气,鼓励曹操击退了吕布。
也在这一年,陶谦因为接受不了被曹操玩弄的打击,抑郁去世了。陶谦一死曹操当时就有点飘了,当时就想打徐州的主意,想要先吞并徐州在找吕布算账,这曹操要是真的去了,怕是这次吕布连三个城都不会给曹操剩下了。
这个时候荀彧深知此时不合时宜,于是就劝诫曹操道:“将军你稳重点,别发疯,兖州这个地方多好,易守难攻,我们应该先把兖州给稳定住。我们已经打败了很多叛军,陈宫蹦跶不了多久了,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搜集军粮,先想怎么把吕布给彻底打败,然后在联手刘繇,去收拾袁术,收割淮水、泗水之地。但是如果我们这个时候先打徐州的话,吕布定会趁机烧杀抢掠,到时候我们彻底失去了兖州,要是这个时候徐州在一时半会打不下来,那将军上哪去安身立命去呢?再说你之前去攻打徐州,对人家那么暴力、那么残忍,现在徐州本地的人民肯定不欢迎你,一定会拼死奋战的,那时候就算将军你可以攻下徐州也一定不会得民心。目前还是老老实实的先想办法收拾吕布吧!”
曹操在听了荀彧的分析之后,非常听劝,捉紧时间先是收集粮食,然后打了吕布个措手不及,一口气收复了之前自己的所有地盘,彻底将吕布给赶了出去。
在荀彧的帮助之下,曹操已经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有了可以与众多将军争夺天下的资格,但是曹操论出身,出身不行,和袁绍这样的“四世三公”家庭肯定是比不了的,没法号召天下人才支持自己;论武力,武力方面也只能算是一般般,曹操手下的人马都没有公孙瓒手里的人多。再这样的情况之下,曹操要如何增加自己的优势呢,要如何能够吸引人才,要如何才能够达成号令天下呢?
对于这些问题,曹操也不知道答案,但是荀彧知道,荀彧给曹操看中了个机会,这个机会就是汉献帝。
自从董卓死后,汉献帝就沦落到了李傕、郭汜等人的手里,如果说在董卓手里董卓还能把汉献帝当个人的话,那在李傕和郭汜那得日子简直就不是人过的日子,后来汉献帝在杨奉、董承等人的保护之下逃出了李傕、郭汜的掌控。
但这个时候的汉献帝被很多小军阀都视为祸端,谁也不敢主动去接纳他,甚至还有可能会威胁到汉献帝的安全。就这样,汉献帝像乞丐一样,从长安逃了出来,一路东躲西藏逃回了洛阳,汉献帝此时天真的以为,洛阳还是自己从前的家,回了家自己的安全就能有了保障。但令献帝失望的是,在洛阳等待献帝的早已不再是什么汉室宫殿,剩下的只有董卓一把火后烧完的一片废墟,献帝真是哭都没地方哭。
建安元年,曹操击败黄巾军,得知天子流落街头的消息之后,曹操想要把献帝接到自己身边。曹操在荀彧张口之前,就已经想要接献帝到许都,但是这个事遭到了曹操这边很多人的反对,但荀彧不这么想,反倒还非常支持曹操将献帝接过来。荀彧对曹操表示:将军啊,自从天下大乱以来,您一直冲在前面,您一直是想要匡扶汉室的,如果我们此时能将天子接过来,拥戴天子以顺从民心,这是大顺,如此以来韩暹、杨奉之类的大臣也不敢与你作对;但如我们失去了这次机会,天下将生叛离之心,以后你在想把皇帝弄过来,怕是都来不及了。
曹操在听了荀彧的话后非常赞同,之后带着自己大军赶到洛阳,将献帝迁都到许县,曹操与荀彧的官职也一路飞升,曹操被封为大将军、武平后,荀彧则为汉侍中,封尚书令,二人一文一武,成为了匡扶汉室的好伙伴。
献帝到了曹操身边之后,袁绍非常的不高兴,其实当时袁绍身边也有人劝袁绍先一步奉迎天子,但是袁绍没听,结果等到曹操完成了,袁绍又开始后悔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昔日的发小二人,感情算是彻底破碎了。
先是袁绍想要曹操将天子搬到自己隔壁,曹操没搭理他;后来曹操又想给自己封个官,比袁绍大,压袁绍一头,给袁绍气的破口大骂,并给曹操写信,你什么意思,你要骑我脖子上拉屎是吗?然后曹操赶紧把这个位置让给了袁绍。
曹操对于袁绍是比较恐惧的,因为他俩打小算是发小,虽然俩人算是一块长大,但是袁家家庭不一般,所以曹操小时候算是袁绍的这么一位小跟班。曹操既然此时不能拿袁绍怎么样,但是收拾附近的一些小军阀还是没问题的吧。
建安二年正月,曹操南征张绣,最后被张绣算计,险些丢了老命。袁绍一听曹操在张绣手里都能吃亏,连忙写信嘲讽了曹操一顿,给曹操气的是怒火中烧,将袁绍的来信给荀彧观看了一番,曹操知道自己现在目前还无法与袁绍一战,所以想问问荀彧的意见。
荀彧为鼓励曹操,提出了“四胜四败”论:“将军您看啊,袁绍这人看似宽容实则心胸狭窄,虽然看似任用人才,实则疑心很重,但是您就不一样了,您唯才是举,心胸豁达,这在度量方面,您就远胜袁绍;其次袁绍这个人优柔寡断,常常不能在第一时间对事物做出正确判断,从而错失良机,但是您不一样,您能当机立断,随机应变,在谋略上更胜袁绍一筹;
再者,袁绍管理的军队非常松散,军纪松懈,人虽然多,但管的却不怎么样,您就不一样了,您这边军纪严明,赏罚分明,而且您的部下对您都是忠心耿耿,愿意为您献出生命,在用兵方面您也远胜于袁绍;
最后因为袁绍出身高门贵族,所以才会吸引很多浪得虚名的士人去依附他,但是您就不同了,您是真诚待人,以礼相待,严以律己,毫不吝啬,所以天下的名士都愿意为您效力,这说明您在德行上,也胜过袁绍啊。您这么优秀,辅佐天子,匡扶正义,谁敢跟您作对呢?袁绍再怎么强大,又有什么用呢?”
不得不说荀彧的这一番话给曹操哄得是非常高兴,刹时间就恢复了自信,荀彧一看这丧气哄得差不多了,就开始给曹操指路,“我们现在应该先解决吕布,要不然别的地方我们也动不了。”曹操表示自己非常担心,如果袁绍趁着我打吕布的时间来打我的话,在勾搭上旁边的刘璋,那我不死透了?
荀彧则十分淡定让曹操不必忧心,“现在关中那么多军阀,一盘散沙罢了,没有人能够将中原统一,对于强的我们可以派使者去跟他们交好,而至于关西那边我会安排钟繇去办,你就放心的出征吧!”
建安三年五月,曹操大败张绣,十二月,曹操诛杀吕布,第二年四月,曹操放战场清扫完毕,为对抗袁绍筹谋准备,同年六月,袁绍击败公孙瓒,而后带着自己的十万大军,准备进攻许都。
此时曹操与袁绍之间的这场大战已然是改变不了的了,但这个时候孔融却站了出来,不支持曹操与袁绍开战,孔融觉得袁绍手下那么多厉害人物,咱们怎么可能打得过。孔融这个时候也不知道是真的为曹操考虑,还是就是跟曹操唱反调唱惯了,孔融向拉着荀彧一起反对曹操的想法。但是荀彧却丝毫无惧,他觉得袁绍手下的人都有一些很致命的缺点,田丰肯定会因为以下犯上而狗带,而许攸也因为审配祸及家人而叛变,至于颜良文丑不过是匹夫而已。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爆发,同年九月,曹操这边士兵疲惫,军粮所剩无几,曹操眼看着运粮的士兵连鞋都穿不上,心里难受的告诉大家,自己很快就会结束战事,不在让大家受苦。其实这个时候曹操的想法是不想打了,实在是打不动了。扛不住了的曹操给荀彧去了封信,表示自己扛不住了,能不能退到许都再说。荀彧表示不行,你挺着吧,转机很快就来了。
结果没过多久,机会真的来了,许攸叛变了,许攸的叛变几乎给曹操带来了逆风翻盘的作用,是许攸告诉了曹操,袁绍的军粮就在乌巢的好消息。颜良文丑战死,许攸叛逃,田丰以谏见诛,全部都如荀彧所言。
在之后的剧情就是袁绍兵败气到吐血而亡,而袁绍的儿子们也被曹操一路追杀,建安九年,曹操拿下邺城,领冀州牧,至此之后,曹操一人称霸北方。
此时曹操与荀彧的友谊,也达到了顶峰,如果曹操能够一直与荀彧如此交好,如果荀彧能够永远站在曹操的背后,那么曹操有一天能够统一中原这件事,或许也不是不可能。只可惜造化弄人,人生总是不能事事尽如人意。
建安十七年,曹操想要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从前的曹操对待汉室王朝到底有几分真心,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能看的出来,曾经勇敢奋战,一次次为汉朝攻击黄巾军,又一次次失败的曹操,一定是有真心的。
只是这真心不知从何时开始,变了味道,不知从何时开始,曹操已经开始想要自己称王称霸。到底是何时发生的这种心态的转变,我们无法断定,或许是从官渡之战开始,也可能是因为赤壁之战的刺激。但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时候的曹操,已经不想要恢复汉室的士族制度了,他有了新的理想,想要建立一个新的秩序,一个没有士族垄断,一个法律完善健全的新秩序。
那么荀彧呢?荀彧难道就是死心眼,真的就是汉献帝的忠诚粉丝吗?恐怕也不见得。
荀彧毕竟是士族出身,开始的时候讲过,荀彧的士族背景,是非常显赫的士族,是绝对的上流社会,东汉末年数一数二的大家族,而荀彧本人又是名士。在东汉末年时期的官场可以说是被士族垄断的,东汉末年统治制度的最大受益者就是这些士族们,所以荀彧为了自己的家族利益,肯定是维护东汉末期这种秩序的。或许曹操从某一方面来说,算是篡汉的逆贼,但是荀彧真的在乎的是曹操是否篡汉吗?或许荀彧真正在乎的,是东汉末年制度之下,士族的绝对受益权吧。
所以荀彧在知道了曹操想要称曹公后,表示了强烈的反对,“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荀彧这句话说完之后,曹操的内心很久不能平静,或许曹操也知道,他们二人终究是有了无法磨灭的冲突。
此话结束后,荀彧等到的,是曹操送给荀彧的一个空食盒。这个空食盒究竟代表了什么, 没人能够说的清楚,或许是里面空无一物,让荀彧觉得自己曾经的理想就如这空空的食盒一样吧。结果,荀彧选择了服毒自尽,一个理想主义者,选择用这样的方式,主动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回顾荀彧的一生,难免让人惋惜,惋惜他的聪明才智,惋惜他的颠沛流离,更惋惜他与曹操之间曾与亲密无比的友谊,但两人的理想不同,导致最终二人还是无法陪彼此走到最后,荀彧会后悔吗?也许吧。曹操会后悔吗?谁又说的准呢,但是荀彧的去世,并不会让曹操停止继续争夺天下的脚步,这个空食盒到底对于荀彧而言意味着什么,想必我们再也无从得知了。
如果你是荀彧,你会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