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代枭雄曹操,是我国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一个人物,他出身卑微却志向远大,凭借着过人的权谋和智慧,是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中最大的一匹黑马。曹操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接汉献帝到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史,把15岁的小皇帝变成自己手中的傀儡,使自己的发号施令变得名正言顺。
曹操手握汉献帝这张金字招牌,在政治上占据了优势,从此他挫袁绍、平吕布,逐步统一了黄河流域,官至丞相,封魏王,成就了一番霸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然而,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老聂:此时的曹操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他可以轻松地废掉小皇帝并取而代之,可是为什么在25年的时间里,曹操始终没有跨越这一步呢?老聂来与大家一起探讨。第一,以朝廷的名义,名正言顺东汉末年,汉室衰败,天下大乱,但朝廷各级部门的制度和职能在形式上是存在的,还能正常运转。忠、孝、仁、义这些儒家文化理念依然是当时的主流价值标准。曹操虽然具有不同于其他军阀的雄才大略,但依然摆脱不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他争夺权力、对外征战的过程中一直以朝廷的名义进行,以天子的名义兴师问罪,使自己站在正义的一面,取得道义上的支持。第二,从当时的时局来看,曹操生前还不具备称帝的条件。虽然当时曹操已经取得汉王室的绝对控制权,但他的势力还只是局限在中国北方,孙权和刘备还在东南、西南虎视眈眈,国家还没有统一,天下并不太平。
如果曹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贸然称帝,势必成为众矢之的,让刘备、孙权抓住把柄,带领天下英雄讨伐他,这样,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便不复存在,就会陷于政治和道德上的被动。甚至引起新一轮军阀混战。虽说曹操此时兵精将广,但以乱臣贼子的身份与天下豪杰对抗,却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反而有可能使自己的大好形势得而复失,这显然是对曹操不利的,所以他对称帝一事非常谨慎。据《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上书给曹操,表示愿意俯首称臣尊奉曹操为帝,曹操当即识破了孙权的伎俩,也就是说,一旦自己称帝,势必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曹操的见识着实非同一般。曹操清楚:只要紧紧靠着汉献帝这棵大树,谁也奈何不了自己,谁也动不了自己,否则便是自取灭亡。曹操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内部的反对派和外部的敌对派凡有所行动者,都得不到好下场,就证实这一点。第三,曹操不想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曹操平定董卓、吕布叛乱打的正是朝廷这张王牌,如果曹操废掉汉献帝,登上皇帝宝座,那他跟董卓、吕布还有什么区别呢?董卓、吕布可是当时天下公认的残暴之人,是人人口诛笔伐的对象,曹操的智慧谋略远在这二人之上,当然不愿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因此曹操一直保持宰相的身份而不敢随便僭越称帝。
由此可见,曹操对自己要求是非常高的,他是想做周文王那样的圣人,成为千古传诵的对象。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种亘古流传的圣人称号比一个身背骂名的皇帝的称号美好得多了!对于曹操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一部《三国演义》将其描绘成了大奸大恶的代表,而且影响深远。相比之下,与他同时代的许邵用“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来形容更显客观。曹操可谓戎马一生、刀光剑影,历经无数次的征战,最终达到了权力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