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资料图】
细数我国古代的军师和谋略家,每个人都称得上惊才艳艳,他们之中不伐蛟龙潜水一般的智者,也不伐外交谋划的奸臣,但他们全都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么多军师和谋略家中,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仅能排进第五,那这第一名又是谁呢?
诸葛亮
细数中国军师,几乎没有人不认识诸葛亮,他不但出现在《三国演义》、《三国志》等一系列书本中,而且还出现在今天学生们的课本里。他的《出师表》成了无数中学生的噩梦,而且史学家对诸葛亮的评价也存在着严重的分化情况。
细数诸葛亮的生平战绩,从刘备三顾茅庐出山之后,便跟在刘备的身边,谋划了数场战役,有联吴抗曹的赤壁智斗,也有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的平定之斗,最神奇的是,诸葛亮不但在智谋上高人一等,对人心的洞察能力也无人能出其右。
先是在赤壁合作之前,先周瑜一步离开吴国,随后又在司马懿面前大摆空城计,这就是因为他把握了周瑜妒才的心理,也算准了司马懿多疑的心思。
正因如此,很多读者在拜读《三国志》等文章的时候,才会对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提出质疑,鲁迅更是用“刘备之德近乎伪,孔明之智近乎妖”来形容诸葛亮,也就是说,在鲁迅的眼里,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是有夸张的成分在的。
然而,不管人们如何评价诸葛亮,都不能否认他对蜀国的一腔赤诚,人们往往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评价诸葛亮的忠心之志。
或许是为了报答刘备的伯乐之恩,诸葛亮经常工作到很晚,可以说真正做到了事必躬亲的程度,因此,刘备对诸葛亮有七分信任,三分忌惮,至死的时候,才会用托孤的方式,来衡量诸葛亮的野心。
刘备死后,蜀国内部出现了动荡,仅凭刘禅和一众老将基本无法为续,幸得诸葛亮出谋划策,才能维持国家的稳定,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诸葛亮一方面拥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
此外,诸葛亮在平定南方的时候更是出奇的顺利,仅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将南方的状况平定了下来,《三国志》中对诸葛亮平定南方的功绩仅用一句话就表达了出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有人说诸葛亮阅尽无数,却不懂帝王心术因此,才会义无反顾,为刘禅操劳半生;也有人说,诸葛亮算尽一切,早已对王位失去兴趣,因此,才甘于平凡,做一个坐镇后方的相国。但是,无论后人如何猜测诸葛亮,都无法否认他出色的功绩。
姜子牙
很多人得知姜子牙的形象,都是通过小说《封神榜》知悉的,在这本书中,姜子牙的形象被神化,他不仅仅是周朝的丞相,更是道教的神仙,师承于元始天尊,被人成为“姜太公”。
但是,很少有人抛开姜子牙被“神化”的部分,真实的考察姜子牙这个人物。实际上,姜子牙出身贫寒,他的祖上曾经是四岳之官,因为帮助夏禹平定洪水有功,于是被封在吕地。
可惜,当姜子牙出生的时候,他的家境已经走上了末路,即便如此,姜子牙还是坚持学习,天文历法,军事谋略,早已被他牢记于心,可他迟迟没有等到属于自己的“伯乐”,直到70岁,都没有进朝为官。
西汉韩婴编著的《韩诗外传·卷七》写道:“吕望(姜子牙,因祖上封在吕地,故名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属于朝歌,九十乃为天子师,则遇文王也”。
也就是说,姜子牙属于真正的“大器晚成”,他充当太子师,辅佐周文王覆灭商朝的时候,早已是一个年迈的老人。
要知道,放在古代,能够活到50-60岁,就已经算是绝对的高寿了,像姜子牙这样能活到90多岁的人,就更加少见了,因此,古人才会将姜子牙和长寿的神仙联系在一起。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很多人认为姜子牙在历史上并不存在,但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按照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的记载,姜子牙祖上是东海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阳。为了纪念姜子牙,南阳市镇平县还专门建设了太公湖。
商鞅
说到商鞅,这绝对是我国军师中最为少见的人才,因为他出身卫国,是卫国国君的后代,因此,也被人们称作“卫鞅”。年幼时的商鞅因为家境变故,成为了奴隶,靠放牛放羊为生,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但是在他即将成年的时候,遇到了当时魏国的丞相公叔痤,随后便百在公叔痤的门下,学习治国理政的本领,而且商鞅的进步非常神速,他刻苦阅读,习尽兵法,在许多方面都令公叔痤这个老师望尘莫及。
所以,当公叔痤向大魏王引荐商鞅的时候,才会希望魏王重用他,如果不能重用商鞅,就将他杀掉,否则,商鞅将会成为魏国未来最强大的敌人。
结果,魏王刚愎自用,果然失去了商鞅这个人才,而商鞅也离开了魏国,靠着自身的本领和能力让令秦国富强,商鞅用法家绝学扩张了秦国的疆土,铸造了大秦帝国的盛世,但他却死在了自己定下的严苛律法中。
当然,针对商鞅的老师,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人说他师承鬼谷子,也有人说他的老师是尸佼,但是一般来说,公叔痤对商鞅的影响更大一些,因此,人们更愿意将公叔痤当作他的老师。
周公
很多人做梦之后,都会翻开《周公解梦》查看相应的词条,判断自己梦境的深意,但实际上,《周公解梦》和周公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周公,本名叫姬旦,是西周的开国元勋,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也是姬发的弟弟,同时,他也是我国儒学的奠基人之一。
周公并不工于心计,但他有着别人不具有的东西,那就是仁爱,因为儒家思想的影响,周公对待天下和百姓一视同仁,百姓愿意听他的,手下的人也愿意跟着他干活。
周公一生的功绩都被《尚书大传》所收录,并且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由此可见,对于周公而言,平稳安定的治理国家,或许就是治国理政最好的办法。
鬼谷子
事实上,作为谋略家和军事家,鬼谷子的身份一直是个迷,历史上对于他的真实名讳和生卒年份都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有关于他的传说和著作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一般来说,鬼谷子指的是王诩,他是著名的谋略家,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的创始人,秦国宰相张仪和魏国相国苏秦都是他的学生,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说鬼谷子一共有500多为弟子,其中有四位最出色,分别是苏秦、张仪、商鞅和孙膑。
这四位弟子要么是一国的宰相,要么是一国的兵神,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正是因为这些学生的存在,才更显得的鬼谷子神秘莫测,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争斗,更像是鬼谷子门人及其弟子的内部争斗。
而他本人,则并没有参与任何一个国家的治理领域,这就导致历史上对他的记录极少,对他的身份也存疑,很多人都猜测,如果鬼谷子真的参与某国的军事和决策,很有可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碾压同时期的其他国家。
总而言之,鬼谷子虽然没有参与政事,但他的影响,远超所有的谋略家。
结语
事实上,古代的每一位谋略家和军师,都像天空中的繁星一样,他们映照着一国的兴盛和衰变,也见证了人世的起承转合。
这些军师内部没有任何的排名先后,也没有任何的功高盖主,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让我们的中华历史和文化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