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为根,好的品质乃是白酒立足之本。高水平打造白酒科研共享公共服务平台,提高质量管理公共效能,是促进白酒产业整体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0年7月,由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省食检院”)牵头,联合江南大学、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围绕推动白酒主导产业发展,向市场监管总局提交了书面申请,申报创建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白酒监管技术)(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2021年9月,重点实验室获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文批准筹建,成为市场监管总局系统内全国唯一白酒类重点实验室创建单位。

两年后的中国质量(成都)大会上,该重点实验室被宣布通过建设验收,纳入正式运行序列。“这个围绕白酒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监管技术研究的‘产学研检’一体化科研平台,将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助力国内白酒企业及行业防控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省食检院院长吴宇表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消费质量报记者跟随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验收专家组,走进省食检院,看看“一滴白酒里蕴含多少科技服务?”

夯实科技服务

提高白酒监管靶向性

“沙、沙、沙……”8月9日下午,省食检院的一间实验室内,一粒粒棕黄色的高粱检测样品正在一台快检仪器上自动检测。仪器旁边围满了重点实验室验收专家组的成员,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了仪器的显示器上。不一会儿,显示器就弹出了高粱中淀粉、水分、蛋白质等项目的检测数据。

“就是这台造价不到3万元的快检仪器,如今已经应用到了一些白酒中小微企业的生产原料验收自检工作。”省食检院业务部(技术中心)副主任王涛表示。近年来,重点实验室积极派出技术骨干参加白酒生产企业现场检查评审工作,2021至2023年度累计达50人次。同时,重点实验室联合快检公司开发了白酒中甲醇、氰化物、糖精钠、甜蜜素、酒精度等5项指标的快速检测技术并进行验证,还研究形成了散装白酒高风险指标快速检测方法包一套,并应用于市场监管部门的散装白酒专项整治工作。同时重点实验室还多次派员参与白酒风险预警交流发言。

“针对前期调研发现的白酒监管中存在的痛难点问题,重点实验室在牵头白酒监管技术支撑任务的同时,还承担各种酒类抽检监测任务,助力白酒品质提升工程。”省食检院党委书记、重点实验室主任文永勤表示。目前,通过夯实市场监管科技服务,重点实验室显著提高了白酒监管靶向性,研究技术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据统计,2020至2023年度省食检院连续4年承担市场监管总局、四川省和云南省市场监管局以及四川地市州的白酒四级(含国家、省、市、县)抽检、监测任务和专项任务共计7000余批次。同时,依托市场监管总局酒类牵头机构平台,开展抽检监测计划制定、数据分析、风险挖掘、技术咨询等工作,汇总分析全国酒类产品抽检监测大数据,向市场监管总局提交技术报告15份。此外省食检院还一直承担四川省白酒各专项抽检任务,向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提交技术报告20份,为白酒科学监管提供可靠依据。

重点实验室依托专家团队举办了面向省市县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白酒生产经营企业以及检验技术机构的白酒监管检测技术提升培训交流会,培训内容包括白酒质量安全与监管要点、酒类抽检监测风险和标准解读等,共计开展10余次,培训人数达到1500余人,提高了白酒监管人员和技术人员风险管理能力水平,从而促进白酒行业风险感知能力的提升。

提升质量服务

持续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8月9日下午,在省食检院的另一间实验室内,一台价值千万的高端仪器上,一根测试钢针正不断插入蓝盖的进样小瓶中取样后检测数据。

“这台是我们重点实验室用于白酒危害物识别的检测系统,它的出现极大程度地扩展了白酒中可能非法添加物质筛查范围。”仪器前,省食检院副院长杜钢正在为专家组讲述白酒中非法添加物质的靶向和非靶向性的液质筛查技术,目前可覆盖1000余种以上化合物。

文永勤对专家组的成员表示,当前,白酒行业中对酒体接触材料中的新型污染物非邻苯塑化剂、重金属及其他非有意添加物对酒体的污染情况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重点实验室还对酒体接触材料中非有意添加物、新型污染物展开了系统研究。而这些研究都离不开重点实验室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

2022年至今,重点实验室新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仪器设备采购、设施改造、信息化系统升级等,其中包括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荧光定量PCR仪等大型设备54台套,生化培养箱、涡旋振荡器、自动拧盖器等小型仪器设备150台套。同时,新增实验室面积3700平米,设计开发白酒监管技术资源共享网站 1个。

“我们在做好质量基础设施提升的同时,依托白酒监管技术优势,持续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文永勤表示,经过近2年多时间建设,在学术委员会专家的技术指导下,重点实验室的三家建设单位通力协作,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取得了多项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多个行业共同性、突出性、顽固性问题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目前,重点实验室已制修订各类标准36项、授权专利15项、研发检测用标准样品3个、制定新的检测技术体系5套、制定快检技术方案1套、风险防控指南2项,形成的各项标准、规范、专利等成果在市场监管及产业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有效促进白酒监管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加大酒企服务

强化平台建设构建川酒新品质

8月初的一天,叙永县一家白酒企业的酿酒作坊内,工友们正在挥汗如雨,一起进行又一轮次的白酒生产。与此同时,作坊外几公里的一间办公室内,企业质量负责人正在查看电脑监控屏幕,以把控每一个生产环节。这样的数字化酿酒管理模式,正是重点实验室的白酒质量专家通过培训会想让白酒企业负责人了解的内容。

“中小微企业在白酒生产企业中占比大,但与名优白酒企业相比,他们在技术、管理和标准化水平上均存在较大差距,时有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文永勤表示。

近年来,借助泸州老窖等白酒名优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优势,重点实验室组建企业质量专家服务团,采取了大量走访中小微白酒生产经营企业、座谈交流、问卷调研、文献资料查阅、数据收集分析、专家研讨及名优企业资料参考等方式,摸清中小微白酒生产经营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及食品安全的现状,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系统解决方案,形成了白酒小作坊生产加工卫生、白酒重点风险因子防控、散装白酒标签标识、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等系列地方标准及规范,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生产规范,走出一条科技赋能品质的酒企新路径。

目前,由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组成的质量专家服务团已对100余家川酒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开展宣贯和培训、推广应用示范,从源头上促进“中小微企业”品质提升,带动白酒行业整体发展。

“之所以能组建专家服务团,离不开创建单位对重点实验室的人才建设。”据统计,目前重点实验室拥有人员共106人,比建设初期的57人新增49人。其中来自省食检院检验技术人员89名,泸州老窖的生产工艺方面人员11名,江南大学发酵技术研究方面人员6名。含教授、教授级高工、研究员9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副研究员36名;博士14名,硕士63名。技术团队结构合理、水平较高,创新创造能力强。

重点实验室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力度,两年内引进和培养硕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31名、本科10名,在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所和白酒优质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3人;培养1名学科后备带头人,新增高级职称14名、中级职称6名。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平台建设与资源整合,将国内白酒主要产区知名白酒企业、国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吸纳到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中,面向更广区域、更多香型拓展研究,基于白酒全产业链,供应链的质量提升和监管需求,着力于标准化、规范化和集成共享,提升平台全国影响力,使平台作用辐射全国。”文永勤介绍道。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记者 郭剑夫 文/图

编辑:孙家钰 校对:张可 审核:申涵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