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吴建邦出生于山西省临汾市侯马市大李村。15岁,他进入侯马五金厂,当了一名工人。在那个年代,从农民变为工人,算是有了不错的出路。
后来,吴建邦靠着学来的铸造技艺,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办了一家铸锅作坊。
(资料图)
1988年,吴建邦已经小有积累,他与人合伙,创办了“大李铸造厂”。但这个铸造厂开了不到两年,就倒闭了。
1990年,吴建邦用自己的名字,注册成立侯马市建邦铁厂。1997年,在建邦铁厂基础上,他组建了山西建邦集团有限公司。
如今,建邦集团已经横跨钢铁、发电、建材、铁路运输、房地产、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2022年,建邦集团以515亿元营收,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第418位,也是临汾市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
2012年,60岁的吴建邦因病去世,其子吴晓年接班。吴晓年出生于1976年,当时36岁,是个典型的“富二代”。但其实,他在23岁时已经进入建邦集团,任职副董事长。
现在,吴晓年持有建邦集团近57%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而建邦集团第二大股东张锐持股43%多一点点,其职务是总经理。张锐出生于1970年,获得过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学位。
接班以后,吴晓年和张锐一起,在曲沃县创办了一家名叫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的企业,直接和间接持股63.27%。不过,这家公司似乎流年不顺,光是受到的环保处罚,就多达24条。
例如,2021年5月,通才工贸被临汾市生态环境局处以55万元罚款,原因是一座1280立方米的高炉在生产过程中,热风炉采用高炉煤气作为燃料,但却没有采取精脱硫措施。
该公司在之前一个月,还因为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的产品,被罚款40万元。
当然,这几年企业都比较难。从2020年开始,建邦集团多次因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被法院强制执行,金额多的达3.3亿元,少的也有20万元。
2023年1月,在建邦集团上一年度工作总结及新一年度工作安排会议上,吴晓年说,面对2022年钢铁行业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以及环保、安全、节能等诸多方面的管控影响,建邦集团用超强的毅力,攻城拔寨,谱写了辉煌篇章。
不知道面对如此多的强制执行案子,他还会不会这么认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