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三国志》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人一同列传,并点评说:
“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这就是曹魏五子良将的由来,这五人无一不是战功卓著的名将,不过其中有一人却有点特别,因为和其余四人相比他几乎很少有机会独当一面,绝大多数时候他的身份都是副将,此人就是张郃:五子良将中的千年老二,至少有四个人做过他的顶头上司。
(资料图片)
张辽不用说了,曹魏征东将军镇守东线合肥,逍遥津之战的主将(这个虽然有争议,但张辽是主将的论据比乐进更充分);于禁更不必说,曹操时期唯一的一个假节钺,外姓大将第一人,论军中地位仅次于夏侯惇;乐进在赤壁之战后屯驻襄阳,青泥之战曾击退关羽;宛城侯音之乱后曹操派徐晃镇守宛城独当一面,并在襄樊之战中击败关羽,唯独张郃纵观其一生,除了219年定军山之战夏侯渊战死之后曾短暂代理过主将之外,貌似罕有执掌一方兵权的时候,不妨来看一看:
1.曹操时期
张郃跟随曹操从征四方,
《三国志》记载:“
辽督张郃、牛盖等讨兰。”
也就是说209年陈兰、梅成叛乱的时候张郃曾做过张辽的副将;夏侯渊虎步关右执掌曹魏西线兵权,荡寇将军张郃是他的副将(
《三国志》记载:“
会鲁降,汉中平,以渊行都护将军,督张郃、徐晃等平巴郡。”)
。
2.曹丕时期
曹丕称帝之后,重心放在了和东吴作战上,另外一方面诸葛亮忙于内政和平定南中叛乱,所以曹魏西线战事很少,张郃也被调离了西线,222年曹丕三路伐吴,其中中路大军是主力,云集了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等名将,不过主将是上军大将军曹真,左将军张郃同样还是副将。
3.曹叡时期
228年诸葛亮开始北伐,西线重新成为曹魏的主战场,张郃虽然取得街亭之战的胜利,并且升为征西车骑将军,但他仍不是西线雍凉大军的主帅,执掌西线兵权的是大将军(大司马)曹真,张郃仍然是曹真的副将。
曹真去世之后,曹叡并没有让张郃当主将,而是把大将军司马懿从南线调到西线都督雍凉诸军事,长期在西线作战的张郃又成了司马懿的副将。
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因为粮草不济撤军回汉中,久经沙场的张郃认为“归军勿追”,可惜主将司马懿不听,作为副将的张郃不敢违抗军令,只能无奈率军追击,结果在木门道中伏被乱箭射杀,如果此时的张郃是主将肯定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张郃是平狄将军的时候做过荡寇将军张辽的副将,升为荡寇将军的时候其主将是征西将军夏侯渊,出任四方将军之一左将军的时候做过上军大将军曹真的副将,官居征西车骑将军的时候其主将分别是大将军曹真和司马懿,也就是说至少有四个人做过他的顶头上司。
五子良将之中虽然张郃去世最晚、军职最高,但其一生几乎都是副手,称他是千年老二并不为过,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