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隋唐时期是中国一个很特别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女人还没有受到过多的约束,可以参政,可以张扬个性,展现个人的魅力,因此也出现了不少杰出的女性,如李渊的妻子窦皇后,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更包括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另外,隋朝二代皇帝的皇后也很优秀,杨坚的妻子独孤皇后是一个很强势的女人。而隋炀帝的妻子萧皇后,却是一名绝代佳人,即使在隋炀帝失败后,还坚强地活到81岁。

萧皇后是历史上的兰陵人,也就是今天的常州武进人氏。出身于皇室家庭,是梁武帝萧衍的后代,西梁孝明帝之女,她的母亲为张皇后。她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典型的江南女子,聪慧柔顺,知书达礼。隋朝建立后,成为晋王杨广正妃。另外,她还特别精通医术,才华横溢,因此深得隋文帝夫妇欢心和丈夫杨广宠爱,诞育三子一女,为丈夫杨广成功上位立下汗马功劳。

当时杨坚立长子杨勇为太子,杨勇也是一个不错的人,可是杨广很有野心,此前,杨广坐镇江南的时候,大力拉拢江南士族和佛教高僧时,萧皇后利用自己梁朝皇室的出身和佛教信仰的背景,为杨广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后来杨广企图取代哥哥,要当太子,萧皇后也是大力支持,并付诸于行动。杨广能够做太子,最大的干预者为独孤皇后。为此,萧皇后想方设法讨好独孤皇后。这对加速废掉太子杨勇,和立杨广为太子,起了很多关键作用,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萧皇后在独孤皇后身上下劲,独孤皇后也未必会那么过分偏爱杨广、和极度讨厌杨勇。

隋炀帝即位后,萧皇后虽然年近四十,依然是绝代佳人,风韵犹存,深得宠爱和敬重,但是这时候的隋炀帝本性暴露出来了,荒淫无度,而且好大喜功,面对丈夫的错误,萧皇后多次苦劝,却没有什么效果,萧皇后对他便渐渐失去了信心,后来在接到叛乱的情报的时候,萧皇后就说过:“天下事已难收拾,何苦再让皇帝徒增烦恼。”可见,萧皇后此时已经对未来看得很清楚了,隋炀帝失败是肯定的,板上钉钉的事了。

隋炀帝因为多次征战高句丽,又修建大运河,致使老百姓怨声载道,而隋炀帝仍不听劝,还执意迁都江都,果然不久,天下大乱,江都兵变中隋炀帝就被杀了。隋炀帝杨广被杀的时候,萧皇后的态度也颇为耐人寻味。她没有站出来阻止叛军逼杀老公杨广,更没有在隋炀帝杨广被杀之后以自杀的方式追随丈夫而去。她甚至连为丈夫要求一个好一点的葬礼都没有,而是带着小宫女用床板做了个无比简陋的棺材把丈夫杨广安葬。

萧皇后因为出身高贵,即使叛军杀死了隋炀帝,也没有将她怎么样,而是依然很尊重她。后来萧皇后带领幼孙和皇室诸女,辗转于宇文化及、窦建德之处,跟随义成公主前往东突厥,拥立隋炀帝之孙杨政道为主,定居于定襄。在贞观四年,李靖攻灭东突厥后,唐太宗李世民迎接萧皇后回归长安,居于兴道里。贞观二十一年,萧皇后去世,享年八十一岁。李世民以皇后之礼同隋炀帝合葬扬州,谥号为愍。这个谥号颇为耐人寻味,在《说文》中的意思为:愍,痛也。即指忧患或痛心的事。此外还有怜悯或哀怜的意思。不知道是李世民在这里到底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是同情萧皇后一代江南美女,绝世佳人,遇人不淑吗?

萧皇后与隋炀帝曾经年少夫妻,是非常恩爱的,即使后来隋炀帝当上了皇帝,走上荒淫无度的道路,他对自己的皇后还是依然尊重和宠爱的。那么在隋炀帝被杀的时候,她为何没有为丈夫报仇,或者如虞姬一样追随霸王而去呢?在讲究“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古代,一个女人最优秀的品质就是对丈夫的始终如一,坚贞不屈,尤其是作为皇帝的老婆,如果能在丈夫自杀的时候,也随之自杀,则是忠贞品质的最佳证明。但萧皇后为何没有自杀?

第一点,是这个时期的萧皇后对自己的丈夫没有那么爱了,虽然曾经很爱过,可是后期的隋炀帝残暴荒淫,好大喜功,不再是萧皇后眼里曾经的温文儒雅的男子了。既然不是那么爱,那自然也不用殉情。离开了隋炀帝,她依然可以很好地活着。而且隋唐时期,女人没有守贞操一说,也没有殉情贞节的习惯,这种传统封建思想到了宋明清时期才更加突出。

第二点,萧皇后具有独立的人格魅力,她出身于皇室,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是一个自信的人,也是一个坚强的人,她不是依附于男子的女人,所以在杨广去世后,她能够照顾着自己的孩子,保护他们的周全,也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即使面对叛乱的御林军,她依然操持着皇后的尊严,后来的造反军阀窦建德,甚至是突厥人、乃至以后的李世民,也都对萧皇后尊重有加。

绝世佳人萧皇后,出身于江南,不仅具有江南女子的柔顺,也具有北方女子的坚强,在隋炀帝失败后,她依然能坚强地活着,她活出了女人独立的人格,活出了女性的风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