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刘邦的远支后裔,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刘备跟他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
(资料图)
比如遇到危难时首先想到的是仓皇逃窜,甚至不惜抛妻弃子,再比如两个人都有“仁者”名声,刘邦被尊为忠厚长者,刘备则自夸“操以暴,吾以仁,每与操相反。”
在领兵战绩上两人也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刘邦独立领兵时败多胜少,若没有韩信,很难相信他有能力击败项羽;而刘备也好不到哪去,陆逊就评价刘备是“前后行军,多败少成”,大半生几乎都是在逃窜。
当然,两个人的优势也很相同,知人善任。二人后来起家的地盘也非常相似,刘邦在率先攻入关中后,不仅没有获得关中王的称号,反而被项羽强行分封到了巴蜀。
刘备的前半生漂泊不定,直到诸葛亮的出现才为他规划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先占荆州后占益州,跨有荆、益,待天下有变,两路出兵,成就霸业。
但后来事情的发展却急转直下。先是荆州全部丢失,之后刘备伐吴惨败又把大批有生力量葬送在了夷陵,而蜀汉后来也成了三国中最先灭亡的国家。
那么为什么刘邦当年仅靠益州一地就能成功北伐,并最终建立西汉王朝,而地盘更大的刘备却反而落得个惨败落幕的下场呢?
也许有人说两人面对的天下形势不同,刘邦时代天下一盘散沙,而刘备时代曹操已经统一北方,外加东边还有个虎视眈眈的孙权。其实并非如此。
刘备称汉中王后,与孙权分割了荆州,依然维持了盟友关系,曹操不仅要面对孙刘的合攻,而且内部统治也很不稳固,拥护汉献帝的反对力量依然存在。
关羽攻打樊城时,许都附近还出现了梁郏、陆浑等起义军响应关羽,让曹操一度有了迁都避战的念头。显然,刘备这个时候的优势并不比当年的刘邦差多少。
但刘备之所以断送了大好的局面,其实跟刘邦只差在一个字上,这就是个“快”字。
刘邦4月入蜀,当年11月就发动了北伐,动作之快让项羽在内的诸侯王都始料未及。反观刘备,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就为他谋划了袭取荆州之计,但刘备却拖延到了战后,以逐城攻克的代价拿到荆州;入蜀时,庞统也献上3计,上计就是选精兵,突袭成都,快速占领益州。
但刘备偏偏选了最拖泥带水的打法,与刘璋展开了拉锯战,最后不得不调用荆州援兵才算平定了益州。同样,关羽北伐时,刘备也是慢了半拍,没有从汉中出兵策应。
虽然三国演义里把刘备上面的表现解读为不忍攻伐同宗的仁义,但实际上刘备很虚伪。赤壁之战后,孙权想借道伐蜀,刘备却说“汝欲取蜀,吾当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结果没过几年,他自己却倒夺了刘璋的地盘。
刘备想要效仿刘邦,却又不敢有刘邦那种敢想快打的豪赌胆略,最终在魏吴的夹缝中丧失主动权。显然,刘备与刘邦的差距就在一个“快”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