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敬业的“公务员”,凌晨三点就要从温暖的被窝爬出来,梳洗过后赶往朝廷,四点前就要在殿外等候,直到皇帝六点上朝才可进入大殿汇报总结,如果期间惹怒皇帝,随时会有杀头之罪。虽然官员凌晨起床,他们一般在家里不吃早饭,而是在嘴里含人参片。
(资料图)
古代皇宫朝会主要分为四类,都需要上朝的官员穿戴整齐。第一种为大朝会,重大节日和皇帝生辰时召开的朝会,大朝会上官员不可向皇上汇报工作,切忌商讨国事,官员可向皇帝献礼以表心意。或与皇帝商议如何在民间庆祝节日,皇帝与天下百姓同乐。
第二种是常朝,相当于现代公司的每周总结,主要对近一周工作进行总结,并且安排下一周的工作计划,古代官员也是如此,每五天举办一次。第三种皇帝单独与心腹大臣进行商讨事宜,其余官员可不参与,基本上都是单独通知。
第四种是御门听政,这类朝会需要三品以上官员每天按时按点参加,四点前在殿外等候皇帝上朝,等到皇帝开到大殿之上,众人可以前往大殿进行商讨国事。但大殿之上要谨言慎行,并且参加朝会不要迟到,皇上最讨厌不守时的官员。
有些官员的府邸距离朝廷很远,需要提前从家门出发,才能够准时到达。在殿外等候期间,会有侍卫对前来上朝的官员进行简单搜身,主要检查是否携带暗器,主要是保障皇帝的安全。各地区的官员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要保证准时准点到达朝廷。
早上是一天的开始,官员凌晨就要起床,历经五六个小时才可结束朝会,他们早上起来会吃早饭吗?一般不会吃早饭,因为在朝廷内起初没有修建茅房,考虑到皇上和官员有内急,就简单将一间屋子当作茅房,但距离大殿很远。不建立茅房的原因是不想朝廷之上充满污浊之气,所以后续将茅房修建在远处。
朝廷的茅房里面放置一个木桶,木桶底部会放置大量棉花,主要是防止粪便随意飞溅,因为古代人的衣物冗长,很容易弄脏。官员将朝服弄脏是对朝会和皇帝的不尊重,官员需要格外注意。上完茅房之后,每天会有人将木桶内的粪便扔到粪便车上,统一处理掉。
如果官员起床后吃了早餐,一路上的颠簸导致肠胃不舒服,很可能会出现想要上茅房的情况。试想一下,正当其他大臣向皇上津津有味地汇报近日工作内容,有官员突然举手想要出去方便,毋庸置疑扰了皇上的雅兴。如果皇帝同意官员去上茅房,等他再次回到朝廷时难免会尴尬,并且错过了重要信息。
如果朝廷之上有自己的敌人,对方可能会以此为借口在皇帝面前诋毁上茅房的官员,皇帝听信了有心之人的言论,可能会一气之下将其处死。而上茅房的官员完全不知情,自己只不过上个茅房,回来时自己的头已经保不住。主要是因为有把柄在敌人手上,只不过借皇帝之手铲除。
反而没有吃早餐的官员不会出现这类情况,他们全程都可在大殿上与皇帝商议国事。因为他们早上从家里出来没有吃早饭,此时肚子里空空如也,饥饿的感觉还可以忍耐,想要上茅房的感觉就难以忍耐。但是如果在朝廷上提出上茅房的请求,自己的地位很容易受到影响。最重要的是要看皇帝的脸色,如果皇帝不开心,最好还是忍耐一下。
古代上朝的官员为了避免中途想要上茅房的感觉,一般会不吃不喝,直到下朝之后才会开始吃东西,因为这时候可以肆无忌惮吃喝,不用理会是否会有上茅房的感觉。但是他们也不是完全什么都不吃,会提前在嘴里含姜片。
因姜片能够起到补气安神的功效,官员长时间在朝廷上站立会有头晕目眩的感觉,姜片可以提神醒脑,必要时刻能够维持体力。有些官员为了与其他大臣交好,会在各地寻找上等的西洋参作为见面礼献给大臣,日后两人可以互相帮衬。
古代上朝与现代公司开早会形式上相同,只不过古代官员需要起早,这是由于封建社会为巩固皇帝地位制定的规则,只要官员听从管理,皇帝在朝廷之上才有话语权,不至于成为傀儡皇帝。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