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曾剑 每经编辑:张海妮

“我们预测当一公斤氢能降到30块以下的时候,完全可以替代燃油车,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东方电气(SH600875,股价18.65元,市值581.61亿元)下属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氢能)董事长林光平在西博会期间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道。

东方电气是中国发电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和电站工程承包特大型企业,在氢能领域有着深度的布局。采访中,林光平详细介绍了氢能应用前景。在他看来,氢是未来的终极能源,是气态、液态、固态最好的能源,在交通、冶金、化工、储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氢燃料电池在满足三大条件后具备在家用乘用车上普及的可能。


(相关资料图)

林光平表示正在培育和孵化东方氢能的上市计划。“近几年来,公司在融资上得到了很多支持,说明大家很认同东方电气,认同氢能产业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他说道。

东方氢能董事长林光平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曾剑 摄

未来或许会出现氢能直升机、无人机

“我们目前主要是以氢的燃料电池为主打产品,从几千瓦到270千瓦系列的燃料电池都已经实现了批量化生产。”林光平称,这些电池已经在交通领域有着大量应用,包括公交(车)、物流、冷链、重卡、垃圾环境(车)等20多种车型。

“未来氢能动力也将会被用于无人机、直升机、游船。”他表示。

除了交通领域外,林光平认为氢能在发电、储能领域也会有一席之地,主要是通过储氢储能来发电。“用氢来做中间能源的转换可以降低能耗,特别是利用电厂谷电来转化氢能。”林光平说道。

事实上,氢能发电已经成为现实。

今年3月下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固态储氢开发项目率先在广州和昆明同时实现并网发电,这是我国首次利用光伏发电制成固态氢能应用于电力系统。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电解水制取氢气,经管道接入储氢长方体;固态储氢装置释放出来的氢气又可以通过燃料电池转化为电能并入电网。

林光平还指出,氢在冶金、化工方面的应用也在加快推进。比如氢可以替代焦煤做金属还原剂,做冶炼过程还原剂,二氧化碳加氢可以合成甲醇。在他看来,这种技术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也能做出相应的贡献。

在林光平看来,四川有很好的氢能产业化基础,同时部分地区有很好的风光资源,利用这些风光资源,采氢制氢并转化成电能,可以减轻电网压力。

“未来的电厂不仅仅是供电,也可以供热,也可以供氢,还可以把排放的二氧化碳,与氢组合起来产生新的化工物质,电厂的功能都将随着(氢能)技术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变化。”林光平表示。

氢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林光平表示,目前行业仍然是一个高投资的行业,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辅助合作,也希望得到资本合作。他透露,东方氢能已经完成了两轮面向社会资本的融资,“公司未来还要引入有技术、有市场和有创新能力的合作方,一起共享氢能发展成果,共同去把这个产业做大。”

他还透露,待公司将技术和市场做到一定成熟度之后,会选择登陆资本市场。

“氢能家用车”普及需要满足几大条件

“到2050年左右,我国氢能车辆占比可以达到51%左右,20%左右是电车,30%左右是传统油车。”在5月举办的2023首届中国(内蒙古)氢能论坛上,国家电投集团首席科学家柴茂荣语出惊人。

而根据此前国际氢能委员会的预测,到2050年,燃料电池汽车将占据全球车辆的20%~25%,届时将成为与汽油、柴油并列的终端能源体系消费主体。

而截至目前,汽车产业依然是以燃油车和动力电池车为主的市场。氢燃料电池广泛应用到汽车产业上似乎还需要时间。

对此,林光平认为,目前氢燃料电池重点应用在公交,其次是重卡、环卫还有冷链物流。如果要应用在家用车上还需要达成几个条件:一是氢燃料电池车的成本能够降到跟现有电动车或燃油车相匹配;二是加氢能够像加油和充电那样快速便捷;三是氢的供给网要建立起来,就像是加气站、充气桩的网络一样。

“我们预测当一公斤氢能降到30块以下的时候,完全可以替代燃油车,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林光平表示。

此前,在4月23日举行的中国氢能科技创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也抛出了相同的观点。他表示,我国燃料电池汽车还处于产业发展初期,产业规模还比较小,燃料电池系统价格高,导致一辆燃料电池车的售价是燃油车的2~3倍、锂离子电池车的1.5~2倍,加氢站的加氢费用每公斤高达60~70元,只有降到30元以下才能与燃油竞争。因此,要实现无补贴的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商业化推广,必须大幅度降低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和氢气的成本。

林光平透露,东方氢能现在以每年20%的降本速度压缩电池成本,“(未来氢燃料电池)结构会更加紧凑,重量也更轻,未来续航里程也会更长。”

“(6月30日)上午的会议,有院士预测(氢燃料电池)大概在2030年左右将会实现家用,这也是我们未来的期待,也一定会让大家享受到技术创新的成果。”林光平说道。

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