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俗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中国自从西周以来确立了宗法分封制,明确规定了大宗小宗,因此只有嫡长子才能够继承大位,后世的几千年历史之中因为立嫡也不知道引发了多少血雨腥风,兄弟相残,而袁家子弟就是著名的一个例子。

东汉末年称霸河北四州的军阀袁绍有三个儿子,按道理来说袁绍应该立自己的长子袁谭为嫡子,可是袁绍却非常喜爱幼子袁尚,以至于袁熙病重的时候袁绍日日亲自看护,许攸劝他出轻骑一只南下,只取许昌,却被袁绍轰了出去,气的许攸破口大骂,可见袁绍对袁尚的厚爱。

袁绍觉得小儿子袁尚长得像自己,可以继承大位,但是不少人劝他立长子,优柔寡断的袁绍拿不定主意,就干脆平等对待,把大儿子袁绍封为青州刺史,次子袁熙封为幽州刺史,外甥高干封为并州刺史,幼子袁尚带在身边,将来继承冀州。

结果等到袁绍一死,审配等人拥立袁尚继承河北大统,结果袁谭听说之后不服,干脆自立门庭,在南皮自称大将军,甚至为了抗衡袁尚,不惜和仇敌曹操结盟,以至于曹操后来分别利用,剿灭了袁尚袁谭兄弟,攻占了河北。

而若干年之后,曹操也面临了和袁绍一样的窘况,曹操的几个儿子也颇具才干,而其中最有能力的莫过于世子曹丕和曹植,曹丕是后来曹魏开国帝王,能力不必多说,而曹植七步成诗,同样是才华横溢。

其实曹丕是次子,本来曹操的长子曹昂在宛城之战中为保护曹操而战死,而曹操最宠爱的儿子曹冲不治身亡,因此魏王大统就落到了曹丕和曹植两个人身上,曹操在到底立谁为储的问题上也犯了难为,到底立谁呢?

而此时恰好曹植喝了酒之后,在魏王的专属车道上纵马奔驰,曹操颇为不满,而且每次出征的时候曹植都作诗恭贺曹操,而曹丕却是一言不发,只是暗自垂泪,长此以往曹操对曹植越来越不悦。

正好曹操询问贾诩到底应该立谁为世子,贾诩回答说:难道您忘了袁本初儿子自相残杀的旧事了么?曹操听后沉默不语,最终决定立曹丕做了世子,而曹丕果然是不负众望,废掉汉献帝建立了曹魏,成为一代开国帝王,曹操在立嫡问题上做的比袁绍可要强多了!

责任编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