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李世民和朱棣的区别,其一在于执政的宽仁和严苛,其二在于得到皇位的合法性!

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两个人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一样的是开国皇子,一样的是能征善战,一样的在各自的时代中开创了盛世,更重要的是,一样的通过特殊手段登上了皇位。

但是在后世的评价中,对李世民偏向于颂扬,而对朱棣则是被黑得比较多。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1、唐太宗在执政时期的宽仁政策与朱棣时期的严苛形成对比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李建成、李元吉,并囚禁了父亲李渊,在兵变发生后的两个月,李渊宣布退位,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李世民登基后,广开言路,善用谏臣,并且在治国的政策上,以宽仁为主,历史上也流传下来很多关于李世民听取大臣建议的典故,在很多正史以及野史的记载中,李世民形象被史官们多为颂扬,这与他登基后,对前朝旧臣进行善待,并没有发生较大的诛杀大臣的事情分不开,因此,后世的史官对李世民的记录,肯定会手下留情。

而明成祖朱棣,本是燕王,在朱元璋死后,以靖难之名起兵造反,将侄子朱允炆赶下皇位,自己做了皇帝。登基之后,对如方孝孺、黄子澄等建文旧臣大肆屠戳,并创下了“诛九族”的恐怖刑罚,这让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对朱棣产生了恐惧的抵制情绪。同时,朱棣登基后,启用已经被废除的锦衣卫,增设东厂,把这些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人物用来刺探大臣的动向,这就更让大臣们对他是敢怒不敢言,所以,在他死后,后世对他的评价自然不会太高。

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朱棣,分别都开创了各自的盛世,但是在对待大臣和政策上,截然不同,李世民世家出身,对于文臣武将的掌控,相对来说会更自如,而朱棣以及朱元璋乃是贫寒起家,在夺得大权后,骨子里的小农意识使他们天生对这些大臣不信任,于是就寄希望于杀戮来压制,这样一来,史官们的评价必定是满怀怨恨,对比之下,朱棣被黑真的不冤。

2、李世民与朱棣得位的合法性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李世民的地位较之朱棣,会更具有合法性。为何这么说呢?首先,我们看李世民在什么情况下登基,是在其父李渊被迫宣布退位后才登基,虽然李渊是被迫,是是真正的退位。在皇权的继承合法性上,李世民做的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反观朱棣,虽然是打着靖难的旗号,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接口,并且是非常蹩脚的借口。同时,朱棣在打入南京后,虽然没有亲手杀了朱允炆,但是朱允炆也是因其而下落不明的,所以,朱棣的恶名是洗不掉的。

总的来说,李世民登上皇位属于夺嫡,而朱棣登上皇位,则是毋庸置疑的谋反。因此,在后世评价中,自然也对两个人评价有高下之分。

不管是朱棣,还是李世民,都是历史上难得的伟大帝王,也都做出了不同的丰功伟绩。两个人不同的成长历程以及行事作风,决定两人不同的执政方针,所以黑与不黑,就是如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