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谷王朱橞与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金川门投降朱棣,南京城失陷。就在此时,宫中火起,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终。对于朱棣来说,朱允炆下落不明是让最痛苦的,自己是篡位,这点毋庸置疑。

朱棣称帝后,对于朱允炆的寻找一刻也没有停止,另一面他也要做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得位是实属名归。如何进去自己的“负罪感”?为了显示自己是一个孝子,朱棣命人凿石建碑为朱元璋歌功颂德。不做则已,一做就要石破天惊,朱棣要为朱元璋开凿一块重量破纪录的碑刻。

这就是目前位于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西北侧的阳山南坡,有着“天下第一碑”之称的阳山碑材。由于碑刻没有最终完成,因此被称为碑材,这块重达3万吨的大石碑由碑座、碑身和碑额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是分别开采的,查阅资料得到尺寸如下:碑座石材平均高16米、厚30米、宽12.2米;碑身石材平均高52.5米、厚4.1米、宽13米;碑额石材平均高6.5米、厚10米、宽18米。

从近处观看碑材,这三块巨大的碑材除碑额四周均脱离山体外,其余两块均有一端与山体相连,但三块底部两端均留有起支撑作用的材脚与山体相连。

文献记载,阳山碑材开凿于永乐二年十月(1404年11月),停止于永乐三年八月(1405年9月)。如此大的碑刻,为何不到一年时间就被放弃呢?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朱棣本来等着冬天结冰,用泼水结冰的办法使用滚木来运送碑材,可南京冬天很少结冰,结果不了了之。

显然上面这种说法站不住脚,笔者认为朱棣在准备开凿这块石碑的那一刻,就已经知道碑材是无法运送到明孝陵的,但为了显示自己是一个孝子,就命人为朱元璋开凿这块石碑。要知道,朱元璋是把皇位公开交给朱允炆的,更关键的原因是朱棣这样做是为了“面子工程”,要平息老百姓对于自己篡位的议论。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猜测,阳山碑材是朱棣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就是要做给天下人看的。随着天下的安定,碑材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了,于是就被丢弃。

参考资料:《阳山碑材是朱棣“作秀”道具?》、《明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