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筑牢健康“防疫墙”,新春之际,新泾镇社区一线的工作人员主动跨前,勇担重任,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除了配合疾控完成辖区内楼栋的封控管理,还全力为疫苗接种做好各种后勤保障工作。
共筑健康“防疫墙”,人人都是“逆行者”
社区工作人员坚持通过“上门走访、黑板报与公告书、微信群通知”等渠道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信息,及时传达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政策要求,倡导大家“非必要不聚集”,提高全民“疫”识。同时排查居民区重点区域以及其他省市人员情况,做到排查范围全覆盖、排查信息精细化。
春节前,新泾镇的每位社区工作者都拿出了最饱满的精神状态为居民耐心服务,让被封控居民在这段特殊的时期里感受到了一抹温暖。
在绿十一居民区,社区的基层工作者们突然接到楼栋封控消息,刚下班的他们又赶忙上班,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维持秩序、排查居民人数、配合协助医务工作者完成人员转运和核酸检测。经过24小时的连轴转,第二天,绿十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顾烨维带领志愿者又出现在居民区加强针疫苗接种现场,为提高疫苗接种率,构筑全民免疫屏障继续作出努力。
新泾家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钟爱锋更是化身“大白”,冲锋在第一线,积极投入社区防疫工作中。在某楼栋实施闭环管理期间,他急居民所急,知居民所需,协助医务人员入户核酸采样、递送物资、收集居民垃圾,为居民提供贴心、暖心、爱心的服务。
织密防控网,分秒必争抢速度
新冠疫情的反复,有时显得突如其来。一日清晨,一通“封控”通知电话让绿十二居民区的党总支书记何佳引迅速行动起来,封楼告示张贴,帐篷物资保障,工作人员到岗到责,带领居委会工作人员核对人口底册、建立微信沟通群、有序引导居民开展第一次核酸检测……整个防疫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
虽然小区是第一次遇到封楼,但他们心里并不慌。“平时,我们就要求居委干部掌握每一幢楼里每户居民的基本情况并制作成电子档案,考虑到人员流动,我们还要求,定期要对每户的居住情况进行一次更新,以便应对突发状况。居民信息表上,哪户有人、有几个人,哪户是独居老人,哪户是租客……都标记得清清楚楚。”谈到如何能迅速地排查居民区楼栋情况,何书记这样介绍道。
绿十二居民区下辖5个小区,总户数超过1546户,常住人口逾3800人。居民楼结构复杂,人口体量庞大,对居民区疫情防控工作和日常事务工作都增加了不小的压力。面对楼栋封控管理,新泾镇绿十二居民区这支年轻的“防疫战队”织好网、筑好墙,奋战一线,攻坚克难,交出了优秀的“战‘疫’答卷”。
筑牢防控安全网,物业人显担当
物业是阻止疫情传播的第一道防控线,疫情防控以来,绿五居委会第一时间联系物业积极配合、周密部署,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在接到疫情防控封闭管理任务后,新凯物业辖区经理金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安排维修人员搭建帐篷,保障值班人员日常用电需求,落实保安48小时不间断值守。
“与疫情作战、与病毒赛跑,疫情防控工作容不得片刻怠慢。”说到年前的某楼栋封控管理工作,金延很有感触。接到楼栋封控指令后,第一时间备齐帐篷、应急灯、取暖器等物资,划分警戒区、清理现场、张贴告知、开展消杀,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快速开展全楼人员核查,与绿五居民区对接,及时掌握小区内居民健康管理情况,落实后续防疫的保障工作,为家园筑牢安全防护墙。
绿五居民区房屋类型特殊、外来人员较多,且春节过后大批外来人员返沪,疫情防控难度系数相对较高。物业工作人员在岗一线员工在做好自身安全和防护工作的同时,因地制宜实行“封闭式管理”模式,守好小区大门,严格24小时门卫值守制度,严查人员进出,强化物业小区人员和车辆登记管理,对出入居民必测体温。
在新泾镇,这群不辞辛劳的社区基层工作者,从节前到节后一直步履不停,冲在疫情防控现场,用高效且专业的执行力,维护着小区秩序,保障居民的生活需求,筑牢了防疫的第一道坚固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