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陈达(左二)正在做手术。
北京世纪坛医院供图
援瓦努阿图中国医疗队正在开展培训。
北京世纪坛医院供图
叶慧明(左二)在查房。
北京世纪坛医院供图
段邦在临时驻地为患者进行推拿治疗。
北京世纪坛医院供图
11月的一天,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维拉中心医院外科儿童病房。
2岁男童托马斯,不幸因患有特殊的肠道畸形疾病——先天性巨结肠,正在此接受治疗。这种病要想根治比较困难。
托马斯又是幸运的,因为经过瓦努阿图卫生部的审核,援瓦努阿图中国医疗队队员于11月11日获得执业许可证书,具备了合法诊疗及进行手术的权限。
11月16日,中国医疗队和当地医疗组联合会诊,制定手术方案。维拉医院外科副主任萨姆博士和中国医疗队王桐生医生同台协作,切除多余肠管,恢复造口正常形态。萨姆医生的礼貌谦逊,王桐生医生的细致严谨,令合作非常愉快、顺利,用70分钟完成了整个手术。到了11月21日,快速康复的托马斯,可以正常进食了。
这是中国医疗队在瓦努阿图开展的第一例普外儿科手术,病例选择合适,交流充分,操作精细,随访严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3月24日,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到北京市卫健委的通知,奉命组建第一批援瓦努阿图中国医疗队。
9月14日下午,医疗队9名队员经过两次转机,用时两天,行程接近1.3万公里,终于抵达南太平洋的瓦努阿图首都维拉港,开始执行为期12个月的援外医疗任务。
何为先天性巨结肠?
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时,从脑神经开始自上而下地向胃肠道生长分布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以维持消化道正常的蠕动和收缩舒张功能。一旦这种神经发育迟缓或停滞,患儿出生后,停滞点远端的肠管将处于持续痉挛状态,无法正常排便,近端肠管则急剧扩张,危及生命。
因为结直肠处于消化道末端,所以先天性巨结肠这种病越往下段,发病率越高。手术方式分为转流性手术和根治性手术。各种操作复杂的根治性手术效果并不理想,并发症较多。
应对胸痛
传授中国经验
瓦努阿图经济比较落后,缺血性心脏病(俗称冠心病)已经持续10年位列死因榜首。对于这样一种疾病,如果给予尽早诊断和积极治疗,会大大减少致残率和致死率,明显提升瓦国人民的平均寿命。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胸痛,所以对于胸痛患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在医疗队的执业注册证书批复之前,队员们的援助工作就开始了。叶慧明医生进入维拉中心医院内科,快速熟悉病房、门诊和急诊工作,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特别多,有些侥幸存活下来的患者也变成了顽固性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治疗起来非常棘手。
经过进一步了解,叶慧明发现,当地医生对胸痛的鉴别诊断概念不清,对胸痛症状的认识局限于单纯胸痛,很多胸痛的对等症状比如气短、上腹部不适、颈肩、下颌不适等未能引起重视,对胸痛的危险分层经验不足。另外,瓦努阿图医疗检查措施十分有限,没有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不能进行D-二聚体和BNP的检查,更谈不上CT、核磁共振检查,仅有血常规、生化、肌钙蛋白、普通胸片、心电图等简单检查手段。
如何利用现有设备和检查措施,尽早发现患者,识别胸痛,将严重威胁生命的冠心病甄别出来,变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对临床医生的基本功提出挑战。对此,叶慧明决定对维拉中心医院的内科医生进行胸痛系列培训讲座。
11月16日上午8时,叶慧明经过充分准备,结合最新的胸痛诊断指南,做了一次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内容详实的讲座——胸痛的鉴别诊断和进展。维拉中心医院内科主任米纳多带领全体内科医生参加讲座。
幻灯片从一例刚刚发生在北京世纪坛医院,经胸痛绿色通道抢救成功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例开始,让参加培训的医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随后,结合瓦国冠心病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分析,让大家认识到胸痛的危害。然后,叶慧明介绍了相关诊断流程,并结合医院现有的检查手段,提出肌钙蛋白、心电图尽早检查、动态观察,用普通胸片帮助鉴别心衰、心脏增大、特殊肺栓塞征象和主动脉夹层表现等方法。让大家认识到依靠扎实的临床基本功——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合基本检查和细致分析,也可以诊断危及生命的胸痛相关疾病。
培训结束后,全体医生表示收获颇丰。内科副主任塞尔表示,这是一次学术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的出色讲座,希望中国医生能够帮助我们制服“头号杀手”,期待更加精彩的后续讲座。
及时抢救
患者转危为安
11月16日,一台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于10时正式开始,主刀医生是在瓦努阿图唯一的泌尿外科医生(维拉中心医院外科主任)理查德教授。这也是在中国医疗队启动泌尿专科培训后,瓦努阿图开展的首台前列腺微创手术。
有了中国专家的培训指导,理查德提出,自己可以尝试进行手术。中国医疗队坚持“授人以渔”的理念,同意了他的建议,并表示医疗队的专家会为手术保驾护航。
患者是援瓦努阿图医疗队副队长陈达和理查德共同收治的一名70岁老年男性——因前列腺增生的困扰长期留置尿管,生活极为不便,并常常伴发感染。以前该国这样的患者无法得到手术治疗,只能默默承受疾病的痛苦。
手术开始后,陈达一直陪伴在理查德旁边,从连接机器调试设备开始,认真讲述每一步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这毕竟是瓦努阿图开展的第一台泌尿外科微创手术,主刀医生的操作并不熟练,术中出血较多。术后患者推至恢复室时,突然出现心脏骤停。危急时刻,医疗队麻醉科医生刘文涛第一时间冲到患者身边,进行心肺复苏,并指导当地麻醉医生争分夺秒抢救患者,在胸外按压、气管插管简易呼吸球囊通气后,迅速输入强心、升压等药物。医疗队手术室护士长郭炜也及时加入“战斗”。经过抢救,患者心跳恢复,血压开始回升……
正当大家为病人转危为安而欣慰的时候,患者的尿管在不断盐水冲洗的情况下依然出现持续的鲜红色血尿,血压维持困难,800毫升全血输入后仍不见好转。
二次手术刻不容缓。理查德感到焦虑,诚恳请求陈达助力。此时的患者非常危重,意识不清,血压较低,短时间再次手术风险极大。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陈达没有丝毫犹豫,上台启动紧急抢救手术。
当电切镜再次进入患者的尿道后陈达发现,短时间出血形成了大量血块,吸光效应导致显示屏中一片黑暗。凭着多年的手术经验,陈达并不慌张,在基本无手术视野的情况下,很快找到了几处动脉出血点,迅速止血后,患者尿液的颜色变淡。抓住这个时机,他迅速清空膀胱内填塞的血块,彻底止血,并将首次前列腺切除时不理想的残余腺体活瓣予以切除。14时,手术顺利结束,膀胱冲洗液如清水般,患者的血压稳定,意识恢复正常。在场的瓦国医生护士们对中国医生接力合作、力挽狂澜的出色表现投来了敬佩的目光。
当晚,医疗队外科团队再次来到患者床旁。陈达向值班医护和患者家属耐心细致地讲解了术后观察和注意事项。患者和家属激动地看着中国医生,竖起了大拇指,不停地重复着:“谢谢!谢谢!”陈达正要离开时,患者一把拉住他,要与救命恩人拍个照片留念。
中国医疗队的故事在维拉中心医院迅速传开,该院医护人员见到他们就说:“你们是所有瓦努阿图人的好朋友!”
万里之遥
会诊“零距离”
不久前,当地一家人焦急地来到医疗队临时驻地,两个孩子都发烧了,哭闹得厉害,身上还起了好多疹子。
援瓦努阿图医疗队队长李凯会同黄爱本医生,对两个患儿进行体格检查后对家长说:“稍等一下,我们医疗队没有儿科医生,请北京世纪坛医院的专家远程会诊一下。”
很快,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专家武万水教授的电话响了。在充分了解患儿相关的信息后,武万水发回了诊疗方案:“考虑病毒感染可能性大,疱疹病毒感染或者手足口病,主要采用对症治疗,退烧药可以使用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不能用阿司匹林。可以辅助用些氯雷他定。”得知后,家长如释重负,赶紧到药店购药,按照医嘱治疗后,患儿很快痊愈。
这样的故事时常在医疗队发生。“医疗队员的专业不能完全覆盖所有人群和病种,有时患者的诊治需要更多学科协作。”李凯说,“北京世纪坛医院无疑是援瓦医疗队的坚强后盾,专家远程会诊能够实现实时诊疗和技术指导,不可或缺。医院如同舰队的港湾,随时为前线提供支持。”
截至11月底,医疗队已经邀请了妇产科、儿科、皮肤性病科、整形美容外科、中医科、肥胖与代谢病中心、矫形外科、肿瘤营养与代谢中心、眼科、感染科等十余个科室的专家参与会诊,成功诊治了数十位患者。
为了更好地开展援外医疗工作,北京市卫健委针对远程会诊项目提前部署,指导医疗队启动远程会诊平台建设相关工作。援外医生根据医疗原则,结合患者病情需要,通过远程会诊平台联线国内,通过音视频指导,确定诊疗方案,让远在南太平洋的瓦努阿图患者一样能享受到中国医院的优质诊疗服务。
面朝大海
有间中医诊室
“吸气,呼气,再吸气,呼气。”在医疗队临时驻地,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正骨按摩科主治医师段邦正在为患者进行腰椎推拿。他一边找准穴位按压,一边耐心地与患者交流,提醒患者按照他的指示进行吸气、呼气,以便更好地开展治疗。
段邦擅长以传统中医手法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治疗颈椎病、肩周炎、各类腰腿疼痛,腕踝膝关节疼痛等骨科疾病。
在瓦努阿图,由于生活习惯、气候、环境、肥胖等诸多原因,颈肩痛、腰腿痛、关节痛、肌肉劳损等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受限于经济状况、医疗条件、健康认知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地患者常常遇到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的情况。段邦通过推拿治疗骨科相关疾病,疗效明显,深受当地百姓欢迎。
医疗队刚刚抵达后,前来咨询问诊的华侨华人就络绎不绝,其中很多人都是慕名中医正骨推拿而来。虽然医疗队的物资尚未抵达,但是为了尽快解决患者的迫切需求,队员们集思广益,各尽所能,在现有条件下为患者提供诊疗和咨询服务。段邦就把一张诊疗床摆放在临时驻地,面朝大海开启中医正骨推拿治疗。
“想要达到效果,一般需要按摩15分钟。这里很多患者往往到了病情很严重时才来就诊,按摩时间需要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段邦说,为了确保患者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每次按摩时长都较平时要长,看诊下来身体非常劳累。
“作为一位援外中医医生,我深感责任与自豪。”段邦说,“中医因简、便、廉、验的特点独具优势,愿祖国医学能在万里之遥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