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上海市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实现数字化技术发展和政府治理方面深度融合,大力推进经济数字化、社会数字化发展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
“而与此同时,随着信息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新的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信息弱势群体问题接踵而来并逐渐被关注。”在2023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人大代表、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张金龙在其提出的《关于数字时代关注信息弱势群体提升城市温度的建议》中指出,这种困局由来已久,但人们意识到信息弱势群体的困境并加以预防和解决,却是近年来的事情。
张金龙表示,信息弱势群体的典型代表包括老年人、农民、下岗(失业、无业)人员、外来打工群体、残疾人等群体。上海要建设成“有温度”的城市,这些群体应受到政府和社会层面更多的关注和帮助。“比如,长期以来我们对老年人的关心往往集中在生活和健康方面,却忽略了随着互联网持续向中高龄人员渗透,数字时代带来发展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极大挑战。有的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有的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面对眼花缭乱的智能应用,虽然有些老年人积极主动学习,但大多数老年人还是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
在张金龙看来,数字时代智能技术发展是社会趋势,同时也应兼顾信息弱势群体特别是老年群体的现实需求,提高不同群体的适应性。对此,具体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激励,将数字时代智能技术开发纳入长远发展规划
张金龙建议,可通过相关调研,做好针对信息弱势群体的数字时代信息技术开发顶层设计,建立上海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评价体系和标准。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激励社会公共机构、媒体、公司等完善信息弱势群体的针对性服务。通过加大科技研发资金投入,鼓励高校和国家科研机构、互联网传媒企业和科技研发公司等加大对信息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积极参与到数字化建设中去,开发更多适合信息弱势群体使用的新型媒介。
鼓励企业积极落实社会责任,研发优化适应信息弱势群体的应用技术
张金龙举例道,如在内容设计上,可以对与信息弱势群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互联网应用问题重点关注,包括医疗服务、金融服务、社交通讯、生活购物等日常生活内容,使其更契合这一群体的信息和服务需要。在功能应用中,应结合具体生理特点,如针对老年群体,操作界面除了应用更大的图标、更大的字体外,也可带朗读功能等,利于辨识操作。另外也要增强对信息弱势群体的包容性,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宣传,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法案,为保护老年人的个人信息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持续完善相关群体教育体系,提升相关群体利用信息化工具的能力
老年大学、社区等有关老年管理部门可针对不同老年人的需求和文化水平、知识结构等,举办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学习培训班。也可以定期举办信息交流座谈会,鼓励老年群体通过向社区朋友、邻里同辈学习交流等方式,提升老年人利用信息化工具的能力。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群体也可通过信息应用科普和技术操作科普,帮助老年人适应、学习、提升应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方法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