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中,最心狠手辣、野心勃勃的人就是年羹尧了。青海爆发罗布藏丹津叛乱。年羹尧命令将领“分道扬镳,深入其巢穴”,平定了西北,从此威震朝野,雍正将他视为自己的“恩人”。其后,年羹尧因雍正的恩宠而晕头转向,沾沾自喜,目中无人,大有“顺者昌,逆者亡”之势。
雍正一直善意劝说,但年羹尧辜负了雍正的诚意,依旧没有克制自己的意思。他是秦孝公,但年羹尧不是商鞅。
于是雍正开始对年羹尧这个不安分的奴隶有所防范,并部署了一系列的防御措施。当初,耿尧看到屠离尘和岳中奇等人的时候,顿时就胆怯了,毫无反抗之力。最终,年羹尧被几个侍卫轻松解决了!
(资料图)
那么手握十万大军的年羹尧上一秒威风凛凛,为什么下一秒就被俘虏了?
年羹尧统治不高明,以权凌人,为他卖命的将士并没有真正投降
康熙年间,西北地区已经战火不断。通过吴思道的建议,他知道康熙最喜欢的将军是十四爷,于是四爷就听从了吴思道的建议,举荐他为将军。庚尧也被十三君推荐为陕甘总督。
年羹尧知道后,屁颠屁颠先跑去找十四长老。为了表示对八阿哥的忠心,十四阿哥私自带着年羹尧去见八阿哥。为此,四阿哥勃然大怒!
年羹尧来到四阿哥府里跪了一个下午,却没有得到师父四爷的原谅。直到天黑,年羹尧拿着下人给四阿哥端来的洗脚水,进去给主人洗脚。叶胤禛发现是年羹尧,一边斥责奴婢,一边故意骂年羹尧。
后来,胤禛四爷本着认错的态度,似乎原谅了他。四爷走后,年羹尧本想拿洗脚的水盆,结果直起身子,转身空手而去。
年羹尧不经意的举动,说明他前后矛盾。他在师父面前摆出一副“天上是我的云,地下是我的师父”的模样,但一离开师父的视线,就露出了刻骨铭心的神情。不服气,不甘心!这是年羹尧最真实的本性。
后来在担任陕甘总督时,在天高地远的大西北,年羹尧的本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时,年羹尧正把脑袋枕在脑袋上吃着羊腿,一边训斥着出去的探子没有发现叛军的下落。
接着,他吩咐心腹桑成定传了几句讲话,催促各省的军粮准时送到军营。当时,由于河南发洪水,军粮的运送延迟了一两天,年羹尧没有听解释就下了命令。接着他又怂恿心腹易兴阿让探子出去寻找罗布藏丹增叛军的下落。而此时,义兴阿来报告叛军下落仍未找到,年羹尧勃然大怒,直接下令斩首这些奸细及其全家!这时候,大西北所有人的命运,就像那烤羊腿,是年羹尧的“晚餐”。
年羹尧知道,如果不速战速决,雍正的耐心就会耗尽,不仅会丢掉“将军王”的性命,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可能丢掉。
年羹尧虽然军事才能出众,但不善于从政。除了斩首,他还有威慑力。将士将士听他的吩咐,几乎是被逼的什么都做不了!
就连巡抚或者驻守甘西的一些官员,他都差点得罪,对于年羹尧的做法,大家早就反感了。范世杰把年羹尧噎得说不出话来。
原因是范世杰几次找年羹尧要帐篷,但年羹尧总是说“我知道”,一拖再拖。
范世杰立即对着年羹尧吼道:“知道不代表解决了!”范世杰的话,让年羹尧哑口无言。
更让年羹尧气愤的是,范世杰说:别担心甘西守军的困难。已请岳中启将军驻守松番。
年羹尧一听,勃然大怒,因为现在岳钟琪不在他的掌控之中,而是直接听命于朝廷。年羹尧怕岳钟琪死,他尽量给岳钟琪穿小鞋。他能冷静下来吗?
年羹尧骂范世杰:谁让你去报告岳钟琪的?范世杰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你自己说的。
年羹尧大怒,想要命人摘掉范世杰的黑帽子,可是范世杰已经等了年羹尧的话,放下了黑帽子,气呼呼地走了!
因此,年羹尧的治国之术并不明智。对手大多是用权势压人,动不动就杀人,甚至杀光全家。谁敢为这种人效力,很多人都不会服气。各省总督一味狂妄自大,依附于他的人多半并不真正臣服于他,只是看重他的权势。
这也为年羹尧不战而亡埋下了伏笔!
年羹尧身边早就被雍正“掺了沙子”,年羹尧早就成了没牙的老虎
说起岳钟琪,在四川期间,他一直是年羹尧的副手,几乎都是听从年羹尧的命令。在屠杀江夏镇的整个过程中,他也是听从了年羹尧的命令,屠戮了整个江夏镇。岳钟琪选择了逐渐疏远年羹尧。
年羹尧也因此感到了危机,花费了大量的脑细胞来防备岳钟琪。因为岳钟琪此时并不在年羹尧的控制和调遣之下,而是由雍正调遣调遣。
年羹尧这个厉害的人,雍正早有防备。雍正一直对十四爷手下留情,更别提年羹尧了。岳钟琪是雍正撒在年羹尧身边的“沙子”。尧不听话,岳钟琪随时可以取而代之!年羹尧大捷归来后,狂妄自大,甚至在雍正面前摆架子。十三胤祥君极力劝阻雍正不要收回西北的十万兵权。
”雍正平静道:“十三弟你放心,年羹尧敢来接我,就敢交给我。
其实此时雍正早有周密的准备。明代派往年羹尧军营的十大内卫,被派往年羹尧军营。表面上是为了平息“雍正重汉忘满”的传闻。年羹尧。
年羹尧虽然是雍正培养出来的得力干将,但年羹尧始终辜负了雍正的赤诚之心。他对金钱、权力和地位的渴望高于他远大的政治抱负。这无疑违背了雍正培养他的初衷,无疑给雍正泼了一盆冷水。所以雍正早就对这个奴才失去了理智!
当年若不是雍正仁慈权势,年羹尧早就易手了。年羹尧之前对雍正的不忠无非是换了主子,但是现在年羹尧手里却有十万兵马。他要是不忠,那就是奕君了!
所以雍正绝对不会让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而且,不管雍正暗中布防,还是明面上发挥作用,他都有暗中发挥的实力。就算有的落到年羹尧的手上,雍正依然可以监视到年羹尧的一举一动。
不出所料,穆向阿等人刚到西北就被年羹尧收买了。后来,穆相阿等人为了年羹尧把好东西都给了雍正米哲里。不过,雍正手里还有一份密文书,这两份密文书的内容完全不同,而这份密文书的作者是年羹尧身边的心腹宜兴阿弥。
易兴阿是皇叔,身份尊贵。从剧情来看,他无疑是去年躲在庚尧身边的雍正派最深的奸细。除了监视年羹尧之外,他还暗中培养和联络军中的重要将领。只是,总有一天年羹尧会被拿下。
也就是说,年羹尧所谓的心腹易兴阿早就被雍正的暗中眼线监视着,而年羹尧却对雍正的暗探一无所知。
年羹尧不战而亡的幕后黑手
这个时候,有了雍正的一系列防御,年羹尧早就变成了一只没牙的老虎。但是雍正还是想再给年羹尧一次机会,所以又派孙嘉诚去了西北。
雍正任命孙嘉诚有两个原因:一是监督年羹尧的军粮;二是监督年羹尧的军粮;结果年羹尧不配合,杀了孙嘉诚。
雍正实在忍无可忍,派侍卫涂立臣下令逮捕年羹尧。奇怪的是,擒拿庚尧的时候,不仅是全军,连他的警卫营都没有反应。尧也不战而胜!
为什么手握十万兵权的年羹尧却毫无还手之力?秘诀是什么?第一,西北军大部分是康熙时期的兵马,他们对大清的认同已经到了根深蒂固的地步,不会找上位几天的将领闹事。年羹尧只是临时将军,不可能是他们的父母。
第二,年羹尧为人处事的能力不是很好。他用自己的力量压倒了别人。卓乐,谁会冒着生命危险来找他的麻烦?
其三,岳钟琪与义兴阿底相互配合,先是派年羹尧投奔蒙古王,后又撤回了所有的心腹,来了个底线。羹尧猝不及防,此时赶回来的年羹尧根本来不及准备造反,也没底气。
四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点年羹尧最清楚,因为十四阿哥胤禔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如果他叛逆,没有粮草,他哪有力气去战斗?十四阿哥胤禔如此,年羹尧亦是如此。一旦粮草用完,全军未必就回不去了。单从这一点,年羹尧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这时,年羹尧的三个心腹被调走了,剩下的几个跟班也不敢轻举妄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根本没有造反的实力和机会,更没有造反的理由,只能不战而胜。
写到最后
李卫所说的“天子出三江口,贾湖战场”,并非无中生有。那个时候,年羹尧真的很厉害。在年羹尧身边“灌沙”,然后改变身边岳钟琪的官位,然后一步步将那些想法不同的人一一击溃。雍正要收拾年羹尧,只需要几个侍卫就可以了。当年庚曜看到屠离尘和岳钟琪等人的时候,根本没有反抗之力,更没有任何反抗的理由,只好不战而擒!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