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张照洋、邓施鼎

在基层连队


【资料图】

有的老班长

见着就亲切

心里又服气

今天

前线哥就给大家

介绍这样一位

基层一线带兵人

他扎根连队16年

带兵用的唯有二字——真心

20

23

人物名片

刘传超,山东泰安人,2007年12月入伍,一级上士军衔,现为第72集团军某旅“工兵红一连”班长。入伍16年来,先后多次参加重大安保、抗洪抢险和抗雪救灾等任务,荣获个人嘉奖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班长刘传超,扎根“工兵红一连”16年,没挪过窝,妥妥的老同志。

然而这位老同志却一点都不严肃,平时就喜欢和年轻同志逗乐,泡在一块儿。生活中被年轻同志一口一个“超哥”的叫着,倒显得其他老同志像极了“老顽固”,所以连队其他老同志们对他那是一个“嗤之以鼻”。

“平时玩笑开多了,关键时刻怕你严肃不起来。”老刘谢绝好意提醒,依旧“我行我素”。

老刘当兵这么久,咋能不知这个理儿。但他有自己的体会:带好兵靠的还真不是一脸严肃,靠的是让人服气。

入伍之初的上等兵林杰辉可不是容易服气的人,作风稀拉、不服管,你跟他“严肃”,他跟你“叫板”,一副令人“惹不起”的样子。

连队把“转化”林杰辉的任务交到老刘手里。小林在老刘班里一如往常,偶尔还与老刘叫叫板,老刘却耐住性子,任他折腾。

▲刘传超与新战友谈心

很快到了野营驻训场,小林不耐蚊子咬,浑身上下都被叮的全是大包,被一同洗澡的老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随后老刘到卫生连拿了药膏帮小林擦拭并叮嘱他按时擦药。

小林饭量大,他一人的饭量能顶俩人,人送称号“大胃王”。野外驻训期间条件艰苦,老刘担心他吃不饱,每次开饭都把自己碗里的肉往小林碗里夹。

“我根本不吃老刘这一套!”小林跟同年兵“嘴硬”,但身体却很诚实,开始有了集体荣誉感,开始主动出公差,提意见也知道了分场合……三个月驻训结束,仿佛变了个人,去年小林还获得了“四有”优秀士兵。

列兵王志翀是“秤砣”。啥叫“秤砣”?就是不会游泳,下到水里就迅速往下沉。

小王幼年经历过溺水,入伍后依旧对水极度恐惧,一碰水就全身发抖、四肢痉挛。海训期间,教练员们一个个都束手无策,在连队考虑让小王退出训练时。“我来教!”时任代理排长的老刘主动站出来。他通过网上查阅资料,跨单位请教游泳教练,挑灯夜战制作出一套属于王志翀个人的训练计划。

小王怕水,老刘就在岸上用脸盆装水教他憋气换气;训练间隙,就带小王观看游泳视频,给他做心理建设,成功引导小王从岸上走到海边,然后指导他练习蹬腿、夹水等游泳动作。

夜晚,当战友们都“鼾声四起”时,依旧能够看到老刘坐在排房前,拿着王志翀白天的游泳录像反复观看,纠正错误动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米、500米、800米,在老刘的耐心指导下,王志翀仅用十五天的时间从“秤砣组”跻身“甲组”。

▲训练中的刘传超

“没有谁是天生带兵人,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老刘始终认准这个理。

那年,正在家休假的老刘,听闻连队即将起身去执行抗洪抢险任务,他当即与连长取得联系,主动请缨提前归队参加战斗。

几经辗转,最终在当天傍晚时分,老刘与连队兄弟在防洪大堤上汇合。他要来党员突击队的袖标,冲锋在前,成为风雨中最忙碌的身影。

当时老刘的到来,鼓舞了身边的很多同志,连队官兵风雨同舟,愈战愈勇,圆满完成任务。

去年,连队到野外执行道路施工任务,执行任务期间点多面广,他一人分多角,既要带领人工组在施工现场辅助机械作业;又要负责加油、拉水、送饭等后勤保障工作;在每天傍晚“收工”之际,他总会走到自己负责的施工点位,送上“温馨提示”,提醒各操作手整理好工具,“收拾”好心情。

休息之余,战友们乐呵呵地说,“有老刘这样的‘工头’,是饭也热乎,心也热乎,我们这工程定能稳赚不赔、完美竣工”。

看,这样的老刘到底有没有威信。

更多推荐

微信号 | 人民前线(ID:dlrmqx)

监制 | 戴 强

编审 | 张丙才 卜 伟

责编 | 王 喆

编辑 | 吴荣鑫 吴雪阳

实习编辑 | 魏承旭

刊期 | 4920期

感觉精彩,点击“在看”↓ ↓ ↓

责任编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