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转变成为母亲是一个身份象征,也是体现一个女性与生俱备的生育能力。无论女性贫穷与富贵,年轻或者苍老成为母亲是人生中最为有意义的身份象征。在《水浒传》这部小说中,出现女性的人物不少,她们有些是已为人妻的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等人物,甚至是与武大郎生活数年的潘金莲,均未生育子女,在我国传统社会而言是荒谬的。
可见,《水浒传》中对于"母亲"形象的剥夺是作者故意设计的情节部分。站在作者创作的动机看问题,《水浒传》作者对于其中女性"母亲"只能成为男性的附庸,依靠男性的力量,因此,女性的追求只能依附于男性。
《水浒传》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相关资料图)
英雄式女性形象缺乏柔情
《水浒传》中的女性不乏有英雄一样存在的女性,她们通过自己本事在社会上立足生存,同时依靠自己的双手让自己摆脱了被别人欺负的现象,对于这样的女性值得表扬和尊重。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顾大娘,孙二娘等具有较高的英雄气概的女性,她们没有漂亮的容貌、婀娜多姿的身材、温柔的个性,整天与斗武黏在一起,完全是与男性化的形象一般。
孙二娘
她们敢作敢为、做事很有主见、身手不凡的女性,显然是与我国的妻子的唯唯诺诺、为丈夫是从的形象相差较大。不修边幅,功夫斗武让男性都害怕的女性失去了男性对她们的呵护,正是她们有了男性化的女性丑恶的面目下张扬的个性,这使得她们与母亲的形象难以挂上边。这样的女性形象在创作者的笔下是不符合母亲的形象,让她们失去了母亲和蔼可亲、温柔的母亲形象。
丑恶式女性的悲惨命运
小说的潘金莲、潘晓云等她们有自己的婚姻生活却要在私自在外与情人私会,通过与情人私会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样的女性人物是为了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而设置,她们都是社会上典型的女性,因为不满足于自己的婚姻生活,对丈夫的不满与无奈,只好是在外偷会情人来满足自己。
这或许是女性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当时的社会没有赋予女性足够的自由和社会地位,让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在当时社会上,对于这样的女性受到大众的辱骂与痛斥,认为是为母不尊,有损后代的颜面。
于是,这样的女性在社会上是不值得当上一个母亲,同时这样的女性并不容易生存在社会社会上,男性也不青睐这样的女性,她们因为自己的行为不节俭导致自己失去了母亲的形象,也是她们的形象剥夺了母亲的形象。
潘金莲
神圣的母性下散发不完美的母亲形象
雷横的母亲:舐犊情深却是倚老卖老
雷横犯法后被惩罚的时候,他的母亲并没有责备他,而是爱子心切,尽量想办法为儿子洗脱罪状。甚至在雷横杀死他的妻子重罪的时候,她依然觉得儿子这样做是正确的,而是一度相信儿子是为了他们两人好的才做出这样的冲动。
为了可以让儿子免遭重罪的惩罚苦苦哀求朱仝拯救自己的儿子,威胁说"若 孩儿有些好歹,老身性命也便休了"。母亲对儿子如此信赖,为此还挨了耳光,护犊之情让读者宛如眼见。在这个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对儿子的爱是深厚、无私、不求回报。
对于雷横的母亲来说,自己的儿子是天底下最好的儿子,犯下的罪责是可以抵免的。于是,在雷横犯下杀人的罪的时候依然被母亲原谅。让我们体会到母亲的伟大,却是过度保护自己儿子的私心,竟然是倚老卖老的母亲形象,缺失了知情达理的母亲形象。
作为一个母亲,自己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儿子,却是不懂得明辨是非,没有正确看待是与非,甚至在儿子被判罪之后还苦苦哀求执法的人员释放自己的儿子。凭借自己与儿子一起共存亡的威胁让执法人员释放自己儿子,显然是失去了豁达大度、年高德昭的形象。
雷横
李逵的母亲:思儿殷切却缺乏宽容大度
李逵的母亲实在是伟大,虽然自己的身边有大儿子陪伴,可她还是日夜思念心爱的小儿子,因此哭瞎了自己的双眼。当李逵对她说的话全部相信,即使是李逵撒谎说自己在外做官的时候表情有异常,她仍然深信自己儿子对自己说的话是真的。她对李逵在外犯下重罪被拘捕的时候,并没有当场说出儿子的不对,而是纵容儿子的做法,觉得自己的儿子做法是正确。
她为了与自己心爱的儿子一起生活竟然放弃自己稳定的生活,跟随儿子连夜奔波赶往远方,去跟儿子过着所谓满意的生活,竟然不把多年辛苦照顾自己的大儿子放在心上,可见,她对待儿子是有偏心的。显然,李逵的母亲并没有做到公平对待两个儿子,失去了宽容大度的母亲形象,她只是为了自己心爱的儿子愿意跟随千里,却是没有把日夜照顾自己的大儿子看在眼里。
李逵的母亲在去梁山的路上被老虎吃掉,这也是她自己选择。原本可以与大儿子稳定过生活,为了自己的思儿的欲望千里奔波,最后被老虎吃掉的李逵母亲,她失去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母亲形象。
在自己有生之年中没有如愿为自己小儿子缝补衣物,用自己行动表现对儿子的爱。同时李逵的母亲没有做到体谅自己儿子辛苦的母亲形象。她并没有劝说两个儿子一起生活,他们彼此可以相互照顾着对方,而是自己偷偷哭,把自己的眼睛哭坏了。
李逵与母亲
失去母亲形象的渊源
社会:男尊女卑背景下女性的命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时社会受到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影响,开始脱俗旧时代社会的审美标准,逐渐出现一批思想情感和艺术趣味的市民,他们多关注日常生活琐碎事,并对琐碎事表示自己的看法。女性同时处在一个社会上,她们也有自己的思想,对自己生活追求幸福值得鼓励,鼓励她们拥有自己的追求。
于是《水浒传》中很多女性是没有孩子的,是由于她们开始在自身方面有了自己的追求,追求美丽或者是有自己的傍身之计,自然在作为母亲的职责上有所不称职,这也是造就了小说中很多女性没有自己的孩子的原因,让她们失去了作为身为人母的机会。
李师师
他鼓励当时的人们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思想,觉得情人结成夫妇是自然现象。可是,女性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得到提高,当时的人们认为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有作为的男性身边应该是有一个专门为自己服务的女性料理家务事,好让男性在事业上有作为。《水浒传》中的女性很多是跟着自己的丈夫生活,却是多年未育有自己的孩子,让女性沦为社会的发展的一个工具,随时为男性的出现服务,好让男性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作者:用世俗的眼光轻视女性
创作《水浒传》的作者是处在北宋末年时期,社会上人们流传着英雄故事,同时以高俅为最高统治势力为代表的贪官腐败百姓生活困苦,导致出现地方农民起义的现象。当时的女性是为英雄的存在而产生,正是由于反抗统治者的英雄妻子受到迫害,他们才会反抗。
当时故事情节中女性有自己的孩子是危险的,认为如果英雄的家庭中有自己的孩子的话,他们会大多数人选择和家人逃避乱世,就没有反抗统治者的英雄出现。因此,小说的女性失去母亲的形象是为了表现出小说英雄气概所铺垫,用女性的无儿无女来突显英雄人物坚定的反抗精神。
高俅
在封建统治社会的背景下,女性受到社会的轻视,身为文人的作者也不例外。在《水浒传》中的女性很多是受到迫害和轻视的现象,这些正是对女性的社会地位否定,作者认为女性是肤浅和丑恶的人。小说通过塑造孙二娘、顾大嫂具有男性气概的女性是不配当一个合格的母亲,她们缺失了母亲应有的品德和柔,因此不配拥有母亲的神圣身份。
结语
《水浒传》这部小说拥有较高的文学地位,可以说是我国的文化魁宝。但是,并不是每一样事情做得十全十美,何况金无足赤。小说中的女性很多是被剥夺了母亲的心形象,同时也会因为自己的体型的原因受到不同程度的贬低,让女性的社会地位处在社会的边缘上。她们的出现了是为了情节发展的需要,小说创作背景下女性的社会地位低,这样的小说也会符合当时社会的伦理标准。
参考文献:
1、《"黑旋风"的安全警示,安全生产不妨借东风》
2、《中女性形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