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2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山东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有关情况。

会上,山东省海洋局副局长王振坤介绍说,2022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6万亿关口,达到16302.9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现价增速1.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现价增速2.1个百分点。

山东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7.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6%。对全国海洋经济和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2.5%和25.2%。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七个海洋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一。

“蓝色粮仓”供给稳步提高,全年海水产品供应763.8万吨,同比增长3.2%,新增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8家,是沿海地区增加数量最多的省份。海洋油气能源供给稳定,全年海洋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为358.28万吨、1.58亿立方米。海洋清洁能源增势强劲,全年建成并网海上风电200万千瓦,并网规模居沿海各省首位。海水淡化扩产增能,山东省共建成海水淡化工程44个,日产规模达60.32万吨,位居全国前列。

同时,山东港口枢纽地位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底,集装箱航线达到327条,其中外贸航线233条,稳居北方港口第一位。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成效显著,成功获批交通运输部首个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建成使用的青岛港集装箱智能空轨系统、日照港顺岸开放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烟台港原油管道智脑系统等全国领先。2022年,全省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位居全国首位。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分别高于全国4.5和4.4个百分点。其中,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跃居全国第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