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长沙7月3日电 (宋歌)在日前于湖南长沙举行的中非经贸博览会上,非洲的水果与农产品无疑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主角之一。无论是前来洽谈的采购商,还是场馆开放后前来参观的普通市民,都被展馆中来自卢旺达的辣椒、乌干达的咖啡、科特迪瓦的可可果等吸引了目光。
而在展馆一角,一家名为果锐科技的企业从肯尼亚带来的鲜食牛油果只用了半天时间便被售罄。就在去年8月,这家企业生产的肯尼亚鲜食牛油果产品达到了海关的防疫要求,让中国顾客首次得以在中国境内购买来自肯尼亚的新鲜牛油果。
【资料图】
市民在中非经贸博览会现场购买肯尼亚牛油果。人民网 宋歌摄
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谈起为了让牛油果进入中国市场所做的努力,果锐科技的创始人吕翠峰颇为感慨。“实际上2018年我们就从肯尼亚进口了冷冻牛油果,但是中国的消费者还是更喜欢吃新鲜的牛油果。”由于存在病虫害隐患,当时从肯尼亚出口的鲜食牛油果无法通过中国的海关检疫。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吕翠峰的企业花了三年时间进行技术创新,从采摘、运输、加工、再到筛选,每一步都要避免病虫害侵袭。“此前,由于出口目的国往往不对相应病虫害作出要求,肯尼亚的果农没有相应的经验。为此我们做了很多实验,帮助非洲的果农引进了设备和技术,还建立起了一套测评标准。”
吕翠峰(左二)与肯尼亚产牛油果。受访者供图
技术与疫情的双重影响,让进口肯尼亚牛油果的过程尤为波折。吕翠峰提到,在这一过程中,她从中国的驻非机构处得到了许多支持。“包括中国商务部和大使馆都帮我们做了很多工作。”
自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八大行动”以来,中方一直在努力扩大自非进口,例如优先考虑非洲商品的进口请求,对非洲33个最不发达国家的97%税目输华产品实施零关税待遇,与非方在标准、质检、互认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加快非洲产品市场准入程序等等。这些措施让中国自非进口连续增长,目前中国已成为非洲农产品出口第二大目的国,近年来非洲对华农产品出口年平均增速达11.4%。
肯尼亚牛油果如同中非贸易快速增长的一个缩影。今年,更多来自非洲的农产品首次进入中国:卢旺达的干辣椒、肯尼亚的鳀鱼……这些农产品制品也都被商家带到了中非经贸博览会的会场,引得众多采购商与市民驻足询问。
来自卢旺达的参展商为市民讲解卢旺达辣椒制作的辣椒酱。人民网 宋歌摄
相较于传统的援助模式,经贸合作能以更加可持续性的方式支持非洲国家发展。“通过在当地开展业务,我们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为当地提供一些外汇储备,解决当地外汇储备不足的问题。我认为这也是很有意义的一方面。”吕翠峰谈到。
而中非合作也不仅止步于经贸领域,双方正努力扩大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中非合作愈发朝全方位方向发展。今年的中非经贸博览会特别强调了中非妇女合作,不仅首次设立了中非妇女创业创新成果展,还开设了中非妇女论坛,吕翠峰也作为杰出女企业家代表受邀参加。提到中企对于改善当地妇女儿童状况的社会责任时,吕翠峰颇为认同,“像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我们雇佣的当地员工中,女员工可以达到1/3左右。”
在吕翠峰的工厂中,当地女员工的身影随处可见。受访者供图
“我认为,应当取之于非洲,回馈于非洲。”吕翠峰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今年,她的企业已与坦桑尼亚的牛油果与辣椒供货商展开洽谈,预计不久,这些来自非洲的农场品就将被送上中国食客的餐桌。而中非之间的情谊也将如同小小的水果一般,漂洋过海而愈发浓郁芬芳。
吕翠峰(左二)与坦桑尼亚辣椒供货商。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