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大论提到的“天道六六之节”缘于古代神巫观日测景之实践,随着历法实测由山头历向地平历的发展,太极阴阳图遂得以描绘而成。上篇推文考证了龙与太极的关系,本篇推文将在此基础上论述“易有太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何谓“易”?

南宋诗人陆游《读易》讲:“无端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画时。”伏羲蛇身人首,“一画”凿破“乾坤秘”,这里的“一画”即上篇推文讲的一岁日影实测数据连线,其形若龙蛇行进之“S”形路线,这一道“S”形画迹凿破了乾坤的秘密。

再引证上篇推文的最后一图如下,请读者参考之。

《易经·系辞上》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何谓“易”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引用《秘书》之言讲:“日月为易,象阴阳也。”东汉末年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亦讲:“日月为易,刚柔相当。”虞翻注曰:“字从日下月。”似乎易为上日下月的合体字,但下半部分“勿”怎么可能为“月”呢?自春秋时代以来“易”字皆从日从勿,如下图所示:

“易”字从“日”好理解,关键是如何理解“勿”的本义,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月”字。

据吴苏仪编著《图解》讲:“‘勿’字的字形像是一个弓弦正在振动,并不断地发出声响,声音无形无相,代表这里没有任何东西。”

“勿”字本义表示弓弦被拨动后的振颤,形象生动,易于理解,但是,真的如此吗?我们还是得引入考古学证据。距今约4100年左右的尧都陶寺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个朱砂扁壶上的两个文字,值得我们深思。附图如下:

上图中的符号画一般解读为“文”,寓意窃以为,陶寺扁壶鼓起部分这个字,更像是数字“五”和“六”的合体字,如下图所示:

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说清楚为什么这个字能解读为“文”,上六下五,《素问·天元纪大论》讲:“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天六在上,地五在下,二者相合,名曰“经天纬地”,西汉刘向《史记·谥法解》讲:“经天纬地曰文”。

此当即是陶寺扁壶鼓起部分这个字的本义。

再来看陶寺扁壶偏平部分的那个字。

这个符号字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中间的“一”横将上面的略带棱角的“O”和下面近乎“?”的符号分隔开。此符号字解读不一,大体有邑、尧、令—命、易、禹等几种。

由于前面已经倾向于将扁壶鼓起部分那个符号字解读为“五”和“六”的合体字,相应地,也倾向于将扁壶扁平部分这个符号字解读为“易”。这种解读是由罗琨2001年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2期上的论文《陶寺陶文考释》提供的。

他认为应该将这两个朱书文字解读为“易文”即“明文”。他认为:“‘易’字的字形字义与弓有一定联系。陶寺陶文上部为‘旦’,很明显,下部正似弓形。”

“O”和“一”为古“旦”字,表示日出地平线;下面的“?”符号为古“勿”字。文中还引用了日本著名汉字学家白川静的观点:“卜文之勿字其所从与弓体最近,盖为表示某种用弓之行为之字也,其音盖为拨,拨弦以祓邪恶,盖即以弹弦之象也。”罗先生文中讲:“这就启示我们,?字篆文从勿,是因为‘勿’很早已假借为否定词并逐渐取代了‘?’,其初文所从实为‘?’,是用‘弓弦被拨动后不断颤动之形’,表示‘难以用字形表现’的飘动的烟霭,从旦的‘?’表示阳光冲出云雾,照亮大地。”

他还引用了甲骨文“易日”卜辞作为佐证,他说:“‘易日’则表示云雾遮住了太阳。甲骨文表示‘日覆云’的易和‘云开日现’的?共同构成部分当都源于‘?’,金文从‘勿’从‘?’并用,小篆则同做从勿。”

罗琨先生在《陶寺陶文考释》一文中对“易”字考释真可谓发他人所未见,说是振聋发聩亦不为过。

但是,我们应该在罗琨先生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继续前行,将“易”字结合陶寺观象台遗址的布局来加深对这个字的研读。

1. 罗琨先生先生将“?”解读为古“勿”字,对这一点必须给予充分的肯定,但对其表示“弓弦被拨动后不断颤动之形”则值得商榷。

2. 罗琨先生将“日”和“云雾”关联起来解读“易”字,扣紧了日被遮蔽这个主旨,也必须给予充分肯定,但日是否被云雾所遮蔽则值得商榷。

3. 对“易”的读法当以陶寺遗址观日台遗址布局为据。附图如下:

尧都陶寺遗址所采取的历法为“定点历”。中心圆圈为观测者站立观测处,观测太阳在夏至和冬至之间位置移动的点位变化以定节气,如下图:

从此图看,“易”字犹如一幅图画。呈半圆形排列的13根台柱间隔成12道缝隙,太阳每日从观日台东面的塔尔山(崇山)升起,观测者透过阳光所透过的那一道缝隙来确定节气,特定缝隙点位的阳光只能持续8分钟,所以叫做“地平历”,又称“定点历”。

观测者所站立的圆形台位为阳光透过缝隙的聚焦投射处,这就是扁壶扁平部分那个符号字画的上半部分不规则带棱角“O”部位,中间的“一”横部位表示观测者和13根台柱之间的隔断。

下面的“?”部位表示十三根台柱,之所以“?”不是由连贯的一笔画成,而是上下有一定的间隔,就是象形左边第1、2根柱子和第3根柱子之间相较其它缝隙而言较大的缝隙,如下图直观形象图示:

也就是说,“易”字下半部分的“勿”部位实际上是对观日台上13根台柱布局的摹写象形,后来“?”下面的斜长点“、”被移放于左上部,就有了后来的“勿”字。如下图所示:

“勿”字向右下倾斜的四条线构成三个隔断分别构成了一岁之中最重要的三个节气点:冬至、春分、夏至;或者,夏至、秋分、冬至。由于春分点和秋分点的阳光射线是从同一个柱间缝隙投射进来的,所以“勿”字的三个隔断又可以表示为夏至、春分秋分、冬至。

故“易”下半部分之“勿”当不应如罗琨先生所讲作“弓弦被拨动后不断颤动之形”讲,而应作阳光投射观日台13根台柱缝隙之会意象形讲。由此,“易”字本义也当同罗琨先生商榷。

4. “易”字本身上为“日”,实际上是将扁壶扁平部分的那个符号画中的中间“一”部位移入到了符号画上部位的略带棱角的那个“O”中间去了,由“旦”字形演变成了“日”字形。

从会意象形的角度看,陶寺遗址符号画“易”字本义当为太阳在13根台柱间隔成的12道缝隙之间的点位变化。由于从缝隙投射入观测者站立圆台位置上的那缕阳光是由旁边的台柱遮挡了其它阳光造成的,故罗琨先生的讲的“云雾”遮挡住了太阳这样一种说法值得商榷,否则,云雾遮挡住了太阳,又怎么再观日测定节气呢?

5. “易”字缘起于古代神巫观日授时,是以“易”实即为古代的“昜(yáng)”字,后来又演化成字繁体字“陽”,如下图所示:

“陽”字的右边就是“昜”字,其左边乃表示高土之台的“阜”字,甲骨文“阳”字左边的阜字表示一个人站立于三层土垒台之上观测太阳情况,其右边部分表示观测者看到旭日东升的阳光从两个台柱之间投射进来进来的情形。

甲骨文中“陽”字右边部分乃上中下结构,中间的“一”表示的太阳从地面升起,或者,太阳底部正好下切于某个山峰的情形。如下图所示:

故而,甲骨文中的“陽”字实即是对陶寺扁壶朱书文字“易”符号画的演进,只不过又凸显了观察者以及观测者所站立的由三层圆台夯垒成的观测台而已,北京天坛的布局仍然带有这种古遗风,如下图所示:

6.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陶寺遗址朱书文字开端的“易”字符号画演变,如下图:

二、何谓“太极”?

考释了“何谓易”之后,“太极”之意也就呼之欲出了。“太极”在考古学上讲,就是神巫观日授时所站立的那个圆形台,太极如如不动,“易”之日影在夏至和冬至之间迁流不居,是为“易有太极”。

太极又如何生“两仪”呢,就是上篇推文讲的太阳实测数据连线,“生”亦即“连接”,从夏至到冬至日影连线为一仪,从冬至到夏至日影连线为另一仪。如下图所示:

“两仪生四象”,夜望苍穹,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观星授时之法得以产生。

“易”本为古人观日授时之名,后来这种观象授时又从观日授时进展到了观星授时,这就又有了后来《易经·乾卦》所体现的六龙季历法。将观日授时和观星授时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相互参证,从而进一步提到了古人观象授时的精确性。

明日将正式谈谈六龙季历法问题。

黄帝内经参详精研参详《黄帝内经》,传承中华优秀文化。81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