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教师、11个学生,这样的山村学校,是名副其实的“麻雀学校”,这样的学校完全可以撤并,可在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南河镇白水裕中心小学,校长谭承斌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求学的机会,在大山沟里一待就是37年,把一茬又一茬的山里娃送出深山,走向广阔的人生路。
(相关资料图)
近日,记者一行来到白水裕中心小学的五年级教室,实习老师正在上课,教室里一共只有四名学生,校长谭承斌也和学生们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听着。
方雪艳是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师范专业的大三学生,9月份刚来到这里实习。四个学生,就是五年级的全部,整个学校也只有11个学生。谭承斌要给方雪艳的讲课做指导,也担心这个年轻的姑娘不愿意留下来。
谭承斌说:“如果我们都不做了,这些学生就会失学,走不出大山,永远定格在这里。”
方雪艳说,当时是市教育局派车送她和另一名同学一起来支教,看到车子一直往大山深处走,越走越偏远,当时差点哭了。“越往里面走心里越慌,开始担心安全,山多,怕出现什么意外,就想哭。”
从南河镇到白水峪中心小学,38公里的山路要走将近一个多小时。谭承斌告诉她,就因为交通太不方便,有条件转学的孩子都转走了,剩下的大多是留守儿童。就在几年前,学生们上学还得坐船,走很长的水路。
谭承斌说,过去,学生们上学又要走山路,又要走水路,一趟路下来需要好几个小时。2003年,谭承斌当了校长后就提出了学校护送一程、摆渡员转接一程、家长接送一程的联动交接机制。困难学生的渡船费用,也由学校承担。再后来,白水峪库区有两只船经海事局审定通过,符合规定可以接送学生,学生乘船免费,这些费用由谷城县教育局和南河镇人民政府共同承担。
近几年,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深入开展,住在不同山头的村民都通过易地搬迁,把家搬到了山下,学生们才总算不用再坐船上学。可交通问题解决了,谭承斌心上还有另一块大石。
由于学生越来越少,学校完全可以撤并整合,谭承斌也可以到更好的学校任职,可那样做,现有的学生上学就会更远、更难,于是,谭承斌还是决定留下来。不仅如此,他还联系了自己过去的学生黄雪娇,请求她回乡支教。
白水峪中心小学英语老师黄雪娇说:“本来我已经去了武汉,成家了,但想着这里是我的家乡,也是母校,听着谭校长的事迹很感动,经过一些思想斗争,我最后还是决定回来。”
谭承斌教数学、黄雪娇教英语,今年已经60岁的方辉军教语文,主科老师总算配齐了,但其他科目就指望不上。2019年,谭承斌又和自己教过的几个学生沟通,由他们出资成立了 “白水峪中心小学教师基金会”,对愿意来支教的教师,每人每月补助生活费400元,并解决相应的交通费。2019年以来,先后有5名年轻教师来到白水峪中心小学支教。
坚持一阵子易,坚守一辈子难。到现在,谭承斌守着这座山村学校已经37年,在方寸讲台、崇山峻岭间奉献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岁月。在他的启蒙教育下,一茬又一茬的山里娃走出白水峪的大山,有的学生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还有在中科院读博士的,看到学生们能在更广阔的世界拥有精彩人生,这就是谭承斌一生坚守在山村里最大的价值。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汪优游
>责编:李丹 | 审核:周嘉宾
(责任编辑 张奥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