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时间锁”,设独立密码;推心置腹,向孩子分析套路;从我做起,监管到位……

“叮当!”暑期过半,窝在家里上网、玩手机的“人类幼崽”们,“青少年模式”将升级为“未成年人模式”,欢喜不欢喜?

互联网无处不在的现今,青少年除了“触网”学习,移动网端、PC端的未成年人用户还热衷网络社交、看小说、刷短视频甚至打游戏。眼瞅着孩子翻飞指尖,家长的担忧则悬于心尖。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网站发布《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引发广大家长关注和热议。事实上,过去即使有“青少年模式”,诸如网络霸凌、孩子瞒着家长给游戏充值、超时上网等“闹心事”仍有发生,还有不少形成法律纠纷。


(相关资料图)

即将要来的“未成年人模式”,是否能集政府、家校、社会之合力,为青少年撑起一把“保护伞”,减少未成年人免遭受网络侵害,新快报记者就此展开走访与观察。

出招

“青少年模式”开启

宝妈们的“控网”利器有了

学校放假了,宝妈李女士打开儿子小睿的平板电脑,点开一个大型视频软件的设置功能。屏幕自动跳出一串字眼,提醒用户设置“青少年模式”。

“只有开启‘青少年模式’,才放心把电子产品交给娃。”李女士点开页面向新快报记者展示:首页会推送更多教育类、知识类内容;开启“时间锁”,单日使用时间不超过40分钟;晚上10:00-早上6:00,无法使用软件;并设置独立密码,才能关闭“模式”……“模式启用期间,诸如直播等功能就会受到限制。”她笑着说,自己并不排斥孩子使用移动设备上网,但不仅“未成年人近视低龄化”的现象提醒家长警惕孩子上网时长,还有网络暴力、色情信息、个人信息安全泄露等见诸报端的负面新闻,都让她忧心,“我很担心孩子接触到不良信息,影响身心成长。”

自从2020年李小姐的孩子入读小学,开始报读网课班以来,她都关注着互联网信息,了解干预儿童上网时间过长的方法,并将“青少年模式”视作“控网”利器。

实际上,预防青少年上网时间过长的手段,要追溯到2019年。2019年3月,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牵头,主要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试点上线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就是当下广为使用的“青少年模式”。该系统会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

2023年5月,国家数据平台人民数据研究院发布《2023我国未成年人数据保护蓝皮书》(下称《蓝皮书》)调研报告。在“未成年人网络内容安全”中提到,98.7%的家长认为青少年模式在帮助未成年人减少网络依赖和网络不良信息影响方面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81.4%的家长认为这些模式可以限制孩子的使用时长和登录时间,有效防止沉迷网络,超过六成家长认为他们可以减少不良信息弹出,防止未成年人过早接触不合适内容。

漏洞

“聪明过头”的未成年人

“钻空子”绕过模式限制

但是,《蓝皮书》数据也显示,“认为‘青少年模式’存在不足”的家长有96.9%。这些“不足”主要包括目前APP等端口对青少年的甄别机制不完善、身份识别不够精准、实名认证不够严格、防沉迷机制不完善以及系统设置不够人性化。

“即主要针对单个应用程序,不同应用程序之间无法互通。这就需要监护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逐个进行设置,而未成年人也‘聪明过头’,很善于利用这些漏洞,相对容易地绕过模式限制。” 广州从事软件设计的宝妈黄女士说,一旦忘记开启,或者漏了开启某个APP的“青少年模式”,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

警惕

小朋友花钱打赏网络主播?

家长疏忽大意之过

小丹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今年9岁,周末假期,她最喜欢的娱乐活动是观看游戏主播“秀技”,看到兴奋处,还会直接送礼“打赏”。“上个月偶然发现,这孩子竟然给主播刷礼物!”小丹妈告诉新快报记者,从小朋友的消费记录中发现此事后,她马上通过平台申诉,要求退还未成年人的“赏金”。完成身份证明和消费记录等资料的提交后,小丹妈在一周后收到退款2000多元。

“刚开始对平台有不少意见,认为他们诱导未成年人消费。但事后认真考虑,我认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如果我监管到位,小丹不可能找到漏洞并完成付款。”小丹妈告诉新快报记者,此事之后,她梳理了孩子可能“钻空子”的平台,并与儿子认真交流,分析各种网络套路,让小丹了解互联网内的不安全因素。

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很多小朋友花钱上网买游戏装备,或给网络主播打赏,都是利用家长的疏忽大意完成支付。“一定要盯紧自己的手机验证码、银行消费信息及孩子的上网痕迹,教导孩子的前提是自己提高警惕。”小丹妈以亲身经历提醒其他家长。

网络“堵漏”,他们有话说

加大力度,整治不良网络信息源头很重要

从事软件设计的黄女士坦言,任何一款程序,无论设置多精密,总会百密一疏:“网络在孩子成长、学习、情感陪伴中有特殊作用,我们不能剥夺孩子网络使用权利。虽然‘未成年人模式’将按分龄原则推送内容,但作为家长,更希望国家继续加大力度,整治不良网络信息源头,让孩子们的用网环境更安全,更清朗。”

市未保中心出手,撒网式“触网”提醒

广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对孩子们的“触网”提醒也是无处不在。“无论入户走访、政策宣讲进村居还是日常电话排查,我们都要提醒家长们多关注孩子的‘网上足迹’,发现问题要及时干预。”市未保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新快报记者,在日常督导中,市未保中心也会指导各区未保机构和街镇未保工作站将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教育列入广州未成年人保护服务内容,前置预防网络侵害的发生。

记者观察

从“青少年模式” 到“未成年人模式”,

意味着什么?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网站发布了关于《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之后,包括李女士、小丹妈等广大家长都非常关注,怎样的模式才能更好地为孩子们筑牢网络防护罩。

“未成年人模式”的干预功能

更为“前置”和全面

广州市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基地主任张海波告诉新快报记者,表面上看,征求意见稿拟将“青少年模式”升级为“未成年人模式”,仅仅是三四个字的变化,但事实上,变化前后却有天壤之别:“首先,它年龄段分类细致,比之前更精准地对接未成年人。比如,新的“未成年人模式”把0-18周岁分为5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各有不同的标准和保护措施。其次,这个模式不再仅仅适用某个单一的手机APP,而是覆盖整个手机端;并且,未成年人用户不能跳过模式选择进入‘游客’模式。”他表示,从技术层面上看,新的“未成年人模式”的干预功能,更为“前置”和全面。

此外,广东省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子殷指出:“‘未成年人模式’的提出,就明确保护的对象为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符合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定义。这一变化使得保护目标更加清晰,有利于依法保护未成年人。”

身份确认只需在终端进行

降低了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青少年模式中,应用程序开发者被赋予了未成年人身份认证的权责,每个应用都需要收集用户信息以进行身份识别,这无疑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而引入新的未成年人模式后,未成年人身份确认只需要在终端进行,此举既降低了应用方进行身份核验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压力,也减少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有利于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潘芝珍

图片:受访者提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