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中的碳排放,主要源于化石燃料的直接燃烧和化学变化。能源是源头,工业是重点。应大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要抓住重点排放行业和领域,因业施策、因地制宜、梯次达峰;还应加强重视并查清碳足迹,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关联排放一并核算,计算我国重点产品的“碳排放因子”。”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近日举行的2023(第十四届)中国钢铁发展论坛上如是说。

钢铁行业是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重点领域,我国钢铁行业以煤为主要燃料的高炉—转炉长流程工艺为主,能源结构高碳化,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量的15%。

2022年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钢铁工业基本形成布局结构合理、资源供应稳定、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表示,低碳发展是解决环境、能源和资源制约瓶颈,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关键体现和终极目标。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推进高炉转炉长流程向电炉短流程发展及电炉绿色高效冶炼技术应用,将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构建产业间耦合发展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10%以上,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

在燃料方面,氢能冶炼是钢铁生产实现无化石冶炼,达到零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突破氢冶炼等先进低碳冶金技术推动降碳,例如推动高炉富氢冶炼技术应用,采用富氢直接还原炼铁新工艺,采用富氢熔融还原炼铁工艺等方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张海登认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应加大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力度,全面普及高效先进适用的节能环保工艺技术装备,全力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实施以及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氢冶金、低碳冶金工艺技术攻关示范,实施电炉短流程炼钢高质量发展引领工程,促进废钢资源高质高效利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也强调,我国钢铁行业要继续责无旁贷做好实现“双碳”目标的先行者。行业将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和超低排放改造,并在碳排放管理、能源结构调整、氢冶金应用等方面积极行动、率先破局,推动中国钢铁绿色低碳转型。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升级,众多新能源产业对于钢铁的需求也在大幅增长。

据了解,新能源汽车领域用钢需求增长较为明显。2022年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同比分别增长90.5%和93.4%。测算钢材消费量约为1100万吨,同比增长90%左右。同时风光电等新能源用钢需求也在持续增长。2022年新增风光电装机容量占新增装机总容量(不含核电)的比例为62.6%,较2021年提升4.5个百分点。测算风光电新能源用钢约为650万吨。在理想状态下可以形成钢铁企业使用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所发的电冶炼钢铁,钢铁产品再应用于风光电等新能源产业建设的良性循环。(王长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