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医生!”近日,一位中年男子抱着一位女性跑来医院,嘴里大声地呼喊着医生。赤道几内亚马拉博地区总医院妇产科门诊医生曼努尔走出诊室,看见这位女性患者口唇泛白,处于休克边缘,立即将患者安置在病床上。
【资料图】
当地医疗条件不足,既没有床边彩超辅助诊断,医院也没有血库给患者输血。曼努尔医生找到第32批援赤道几内亚中国医疗队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医生王伟伟求助。
经过初步检查和与患者家属的交流,王伟伟判断患者有可能是宫外孕破裂伴失血性休克。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她为患者在床边进行了后穹窿穿刺。抽出的血液是不凝血,意味着患者确实存在内出血。
立即启动急诊手术!第32批援赤道几内亚中国医疗队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医生许阳英迅速进行麻醉前准备,手术室以最快速度接转病人。
这是一场与生命的赛跑。当时患者血压只有80/50mmHg,心率140次/分,生命体征并不平稳。到达手术室时,患者的血压仍不稳定,预示着患者腹腔内仍然有活动性的出血。当地医院没有血库,如果无法及时止血,患者的生命危在旦夕。
许阳英迅速为患者施行了麻醉。消毒、铺巾、器械……中国和赤道几内亚医生联手,快速进行了手术。在患者腹腔,王伟伟看到患者有约2000毫升的积血和血块,右侧输卵管处的宫外孕病灶已破裂,且还在不断出血。王伟伟精准地处理了病灶,并进行止血。
由于抢救及时,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监护仪上,看到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数据逐步恢复,王伟伟和当地医生揪着的心才放下来,脸上露出了笑容。
第32批援赤道几内亚中国医疗队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医生王伟伟在为患者查房
“这真是一场‘生死时速’!”王伟伟说,患者送医时病情危急,如果手术再耽误几分钟,后果不堪设想。但在中国和当地医生的通力合作下,从患者进医院到抢救成功,只用了不到1个小时。医生对于急症的快速反应和处置给了这位患者生存的机会。
王伟伟说,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医疗团队的高度配合。接下来,她推动开展适宜当地的危急重症的抢救培训,提升赤道几内亚医生对疾病的认识和处置能力,以更好地救治患者。
南方日报记者 朱晓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