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下称“省科技厅”)消息,广东以构建使命任务导向的科技计划绩效评价体系为突破口,首创科技、财政深度融合的科技计划绩效评价机制,搭建起“三层一体、层层分解”的评价指标体系,丰富科技计划绩效评价的视角和方法,完善评价结果综合运用机制,助推广东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走在全国前列,支撑区域创新体系效能和财政科技投入效能双提升。
首创科技、财政深度融合的科技计划绩效评价机制
以满足科技发展规律和国家、省的战略需求为出发点,推动省级科技计划绩效评价管理改革,既是进一步提高省级财政科研资金使用整体绩效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强省建设的迫切需要。
(资料图)
为建立科学有效的省级科技计划绩效评价工作体系,提高省级财政科研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推动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2023年6月21日,省科技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发布了《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在全国率先以规范性文件形式整合科技视角和财政视角的绩效评价,制度化规范化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在科技领域走深走实。
“《办法》既是新时期省级科技计划绩效评价体系的制度设计,也是对以往有效创新实践的系统集成,让财政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价更加遵循科研规律、更好融入科技管理和评价工作。”省科技厅表示,将围绕国家和省的战略目标和使命任务凝聚共识,强化省级科技计划绩效评价的统筹协调,着力为科技创新减负赋能。
目前,省科技厅已与财政部门加强联动,建立了“联合评价、结果互认”的工作机制,共同制定中长期绩效评价工作计划和年度任务清单,共同组织具体评价任务,共同实施质量控制,共同确认评价结果。
搭建科技计划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贯通创新全链条
省科技厅透露,最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科学,突出导向性、系统性、融合性,将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和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任务,分解转化为政府部门和创新主体的共同行动。
据介绍,该指标体系聚焦“四个面向”,体现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强调科技计划标志性成果产出和质量,围绕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细化“五元”价值评价内涵,设置“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实效”“技术突围实效”“支撑产业发展实效”等新增特色指标。指标体系按照“整体—专项—项目”三个层次分别设置科技计划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全口径覆盖省级科技计划各专项、项目及资金,贯通科技创新战略部署到具体科研项目的预算管理链条。在总体框架上,指标体系符合财政绩效评价的共性要求,具体设置体现科技工作和科技评价特点,在项目层和专项层以“五元”价值作为效益指标,在整体层以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生态链构建作为效益指标,全面替换原有的财政效益指标。
丰富科技计划绩效评价的视角和方法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科技计划绩效评价是由政府唱独角戏,评价方式和视角显得单一。经过多年探索,省科技厅大胆创新,以项目产出、资金使用规范性为主的微观项目视角,多元的评价方法和视角,对科技计划使命任务的完成情况开展多维度的精准评价,更为科学和精准。
省科技厅介绍,评价体系强化了科技计划整体和专项绩效评价,重点考察科技计划战略布局、创新政策供给、标志性成果产出、创新体系建设、创新生态链构建等方面的整体效果。省科技厅还探索开展非共识评价,综合采用代表作评价、技术就绪度评价、用户评价、高质量知识产权评议等方法,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有价值、有实效的探索给予肯定。
完善科技计划绩效评价结果综合运用机制
省科技厅强调,将以科技计划绩效评价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科技计划评价“指挥棒”和“诊断器”的作用,引导科技部门系统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水平,加强动态绩效管理和风险预警,建立全流程管理闭环,保障科技计划顺利实施和目标达成。
同时,要加快建设“评用结合”机制,引入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用户、行业协会(学会、研究会)、科技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等主体参与评价活动,促进评价结果共享,将其他主体的评价结果作为科技计划绩效评价的有力补充,推动科技计划绩效评价结果成为行业评价、投融资决策和成果推广的重要参考。
“此外,我们还要强化政府与市场的统筹、财政科技投入的统筹,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始终服务国家和省的战略目标,集中投入市场不能有效驱动的基础前沿和重大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确保始终聚焦当前及未来发展科技瓶颈。”省科技厅表示,“未来将健全科技计划专项之间、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推动财政科技投入跨部门一体化配置,系统提升省级科技计划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等方面的保障和引领作用。”
撰文/邹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