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工地到大学,让更多“挖姜男孩”的人生充满可能
“挖姜男孩”婉拒捐款
高校两次温暖回应
(资料图片)
8月6日下午
云南德宏州芒市的姚胜旺
刚从地里挖姜回来
就接到了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
录取通知书
他顾不得洗掉手上的泥巴
便签收了录取通知书
视频上传网络后
这一幕也令无数网友动容
邮递员送来录取通知书时,姚胜旺背着刚从地里挖的姜回来,手上沾满泥土。
姚胜旺的哥哥表示
因家中条件不太好
近日有社会爱心人士表示要捐款
但全家人一致希望
通过助学贷款的方式让弟弟完成学业
“弟弟从小就是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他现在正在芒市做兼职赚生活费”
接过录取通知书,他抑制不住激动的泪水。
展望大学生活,姚胜旺表示
希望自己能努力学好专业知识
同时争取一些奖(助)学金
为家里减轻负担
姚胜旺表示
自己也看到了网上的视频
但现阶段
他还是想通过自身努力
和国家、学校的政策
来供自己读书
姚胜旺的故事被关注后
8月7日晚间
大连理工大学表示
已经第一时间联系到
小姚本人
之后,大连理工大学再次发声
把小姚交给大工
请大家放心
该校学生服务中心一名老师表示
根据姚胜旺同学的
家庭情况和实际困难
学校将为他提供系列补助和资助
在入学前,会帮助他申请
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
同时,将为他提供“援梦专列”
帮助胜旺同学报销从家到学校的路费
除了“挖姜男孩”,他们也考上了心仪的学校——
暑假外出打工挣学费
高校得知后为她减免4年学费
今年
季雅茹高考573分
考入南京审计大学英语专业
“未来,我想成为一名英语老师”
季雅茹的家
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镇
红砖瓦房里
两间铺着木板床的房间
蜗居着一家八口
父亲患有癫痫
奶奶年过八旬
母亲打零工
供5个子女读书
这个暑假
季雅茹也外出打工挣学费
墙角
堆着一米多高的书
墙上
是季雅茹写下的“专注”二字
南京审计大学相关部门老师
得知季雅茹的情况后
对其进行“家访”
学校承诺为季雅茹
减免4年的学费
还将在勤工助学、学业帮扶上
予以支持
季雅茹说:
从小我就知道
只有努力学习、增长知识
才能摆脱家庭的贫困
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条件
她坚定着一个信念:
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
将来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收到录取通知书时
她正在早餐店打工
她叫海晶晶
贺兰县人
今年高考拿到了612分
收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通知书时
她正在早餐店打工
海晶晶一家6口人
父亲在煤矿上班
妈妈照顾家人
所以每个寒暑假
海晶晶姐妹或多或少都要打一阵子工
每天早晨五点半就得起床
一直干到十点左右
每天除了打工
海晶晶仍然保持着每天学习的习惯
因为大学选择的是计算机专业
海晶晶就网购了英语和计算机C语言教材
她说
“形成习惯啦,每天都要学习”
父母的辛苦
是他最大的学习动力
近日,湖北十堰
来自大山深处的18岁少年程国勇
以高考647分的成绩被武汉大学录取
他的家庭并不宽裕
为了给儿子筹大学学费
患病的父亲仍坚持在武汉打工
小时候父母外出打工
因文化程度低而吃尽了苦头
希望下一代能刻苦学习
走出大山
这个愿望也让程国勇铭记于心
“父母为了我
为了这个家太不容易了
这成了我努力学习的最大动力”
他说:
“对于我来说,
依靠读书改变自身命运是唯一出路”
通过他不懈努力
以647的高分圆梦武汉大学
走出大山的程国勇
“不仅要成为家庭的支柱,
还要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如今,希望工程圆梦行动
将助他圆梦大学
收到录取通知书时
他正在地里干农活
“根呷同学,祝贺你
高考录取通知书请签收!”
当天,正在地里干活的根呷
听到录取通知书已送到家门口时激动不已
他一路飞奔到路边
从邮递员手中接过这份沉甸甸的包裹
根呷以高考总分649分的理科成绩
考上上海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机电类专业
特别是对于擅长物理、数学的根呷来说
这张工科机电类的录取通知书
无疑将他的梦想之门开启
他说
一直梦想着成为一名科学家
通过搞科研为国家
“卡脖子”行业出力出智
即使感觉有些遥不可及
但现在能够出发、开局良好,虽远必达
除了在学业上努力
他还尽自己所能回馈社会
他注册成为志愿者
利用寒暑假回乡时间参与禁毒防艾宣讲
卫生健康教育等志愿服务项目
还参与“一对一爱心助学”项目
挤出一部分兼职收入
资助山区的初中生
从工地到大学
幸运,就藏在努力之中
在湖北省武汉市白沙洲天街附近一处房屋装修现场,正和父亲一起排线的钟博收到了来自武昌工学院的首封外省新生录取通知书。而让钟博没想到的是,“邮差”竟是自己即将就读学院的党总支副书记。
达成这样一场让人感动的特殊“相遇”,离不开自强自立、勤奋努力的学生,离不开积极用行动去认可和鼓励学生自强自立、勤奋努力的高校,更离不开真心赞赏、祝福的网友们,将这样的“好声音”传递出去。
钟博的父亲长期在武汉做水电工。为了筹集学费、补贴家用,钟博和父亲一起打工,辗转十几个工地。靠汗水和努力,考上大学、成为家里第一个大学生让家人们感到自豪;靠双手和劳动,“挣”自己的未来,在工地上收到来自学校的“行动”点赞,他是学校的骄傲,也是当代大学生不忘奋斗、不舍劳动的一个缩影。
无独有偶,山西小伙儿丁建锋刚考上了研究生,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正在工地上和水泥。读研一年的学费8000元,生活费差不多1万元,丁建锋计划在工地干4个月左右挣够这些花费,再补贴家用。这并不是丁建锋第一次打工,大学四年,他几乎没跟家里要过生活费,都是靠自己赚。
而这些在工地上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孩子们,也用行动告诉大家,一心学习不是四体不勤的理由,考上大学不是一定要父母供养。上大学是为了改变命运,而无论在哪个行业里,都离不开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天道酬勤这个理儿,亘古不变。
正如网友所说,所有的幸运都藏在努力当中。
同样是在工地上搬砖的林万东,高考成绩713分,如今清华大学毕业的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云南,投身基层公共部门工作。丁建锋考研也选择农业相关专业,未来也要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坚韧、勤奋、奉献、有担当,这样的孩子必然会成为栋梁。
也是在前几天,邮递员送来录取通知书时,大连理工大学2023级本科新生姚胜旺背着刚从地里挖的姜回来,手上沾满泥土。网友们纷纷希望能够帮助这个父亲残疾、母亲在外打零工的大山里的孩子。他的录取学校也在第一时间站出来,保证将给予姚胜旺帮扶政策。而让笔者动容的是,学校还专门留言鼓励小姚:“相信今天的坎坷与不易,必将成为你成功路上的宝贵财富。”
是的,少年们,你们劳作的双手那么伟大,它将托举你们迈向人生的辉煌篇章。等你们再回首来时的路,也不要忘记有那么多人,对你们寄予厚望。
让更多“挖姜男孩”的人生充满可能
当邮递员将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家里时,姚胜旺背着刚从地里挖的姜回来,手上沾满泥土,在快递签收单下写下自己的名字。今年秋天,他即将启程,跨过大半个中国,去大连理工大学报到就读,同时实现自己“看海”的人生愿望。
姚胜旺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寒门”,简短的媒体报道就足以勾勒出这个家的贫寒情况。家里六口人,父亲有肢体残疾,母亲在外打零工,哥哥在市里政府部门做志愿者。在别的孩子可能忙着四处旅游、购买“开学三大件”的时候,姚胜旺在挖姜之余,每天做9个多小时的家教,辅导八九个孩子。难以想象,在那么多个苦读的日子里,他经历了怎样的艰辛与煎熬。
每年暑假,我们都能读到很多个“鲤鱼跳龙门”“寒门出贵子”的故事,就在前不久,少年在工地搬砖时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新闻还引发不小的讨论,但当这样的故事再次出现,我们依旧会为此感动,甚至热泪盈眶。
多少人在少年的故事里,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许身处不一样的贫寒,或者家庭经济条件的困窘,或者心理精神承压不小,抑或者家庭关系遭遇危机,但仍用尽全力向上游,穿越狂风和暴雨,为自己搏出了一个未来,打开了一片天空。不接受命运的安排,在有机会掌握自己人生的机会当口,自己竭尽全力了,那就是青春无悔。
从“不能输在起跑线”到各种“鸡娃”“内卷”攻略,舆论场中喧嚣的这些论调一度煽动并加剧了不少父母的教育焦虑。人们依旧愿意相信,高考仍是十分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它最大限度赋予了个体通过教育实现阶层流动的可能性。但人们也似乎在众声喧嚣中接受了这样的假设:一个孩子在教育的金字塔上能爬多高,更多取决于家庭所能给予的经济和文化资本。那些在教育起点就因经济社会地位而无法获取更平等资源的孩子,很难成功对抗这种劣势带来的影响。
但姚胜旺们的出现,打破了人们的固有认知,让更多人看到,文化资本并不一定需要通过代际传递来获得,同样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来创造,从而改变自身所处的劣势环境。而他们所展现出的心性品质、抗逆力,正是其中的制胜因素。这或许让人们更有勇气打破过去被视作当然的那些规则和定论,以及它们所带来的束缚,在更舒展也自在的状态下,参与孩子的成长。
我们在为跳过龙门的姚胜旺抚慰和鼓掌之余,也不禁思索,那些没能顺利跳过龙门的少年呢?让更多姚胜旺能挣脱人生初始条件束缚脱颖而出,除了个体的不认输不放弃外,还需要更强有力的教育资源投入与资源调配的支撑。多年来,国家层面通过制定“国家专项计划”“国家助学贷款”“筑梦计划”“自强计划”等政策及计划,给予了贫困地区的不少孩子人生向上的希望和机会。所有人都期望,这样的关注和努力可以也应该更多些,让每一个梦想都被珍视,每一个人生都充满无限可能。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
请一定不要放弃读书
所有的同学和家长们
请你们不用为上学费用担心
如果有学费上的困难
继续往下看
↓↓↓
综合来源:中青报、光明网、工人日报、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学校共青团”、“重庆共青团”、“希望工程”、新华社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