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原标题:过度妖魔化缅甸,柏拉图可能不答应

缅甸最近太火了,从多次被曝的电信诈骗新闻到电影《孤注一掷》的热映,似乎都在向我们传递同一个意思:缅甸很危险。

说实话,此时此刻坐在家里,吹着空调,看着新闻,虽然没有身处其间,却也会冒出一种恐慌感,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骗到缅甸,从事某种非法工作,甚至被“噶腰子”。这就是新闻和电影的某种警示作用,也可以说是它们之于社会的意义。

面对一个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给予适当的提醒当然是好的,但过度渲染并非好事。

近日,有网友就发布了一条短视频,称自己被“广西外国语学院缅甸语(中外合作办学)”录取,并配图录取通知书,引起网友热议。评论区不少人调侃“答应我毕了业之后不要给我打电话哦”,质疑其将从事电信诈骗。很快,广西外国语学院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该帖子是将该校的录取通知书中的学生姓名和录取专业P图替换,所述内容均为捏造。学校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或许P图的人别有用心,看图的人也不安好心,他们大有一种要在“缅甸诈骗”这个高热话题下,寻求一种存在感或是蹭几分流量的架势,所以冒着违法的风险也要去污名化一个专业。如今,算是把自己给玩坏了。

一名在缅中资企业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希望大家不要妖魔化缅甸。原本是一句比较理性的呼吁,也是以自身经历告诉大家,其所看到的缅甸的另一面,但却被一些人质疑。

为什么只愿意看到诈骗的一面,而不愿意看到正常的一面,大概在于危险对人的刺激更大,但也或许是一些人“妖魔化”的结果。部分网友合力制造出“缅甸语专业就是从事诈骗”的印象,本身就是一个“妖魔化”的过程,似乎只要和缅甸沾边,就和诈骗捆绑在一起了。这不就是让大众认知偏离一个真正的缅甸,增加人们的恐惧感吗?

我们要有辨是非的能力,要有客观理性的思维。人云亦云地制造恐慌自然简单,但却容易让人偏狭,甚至是自缚。

这让我想起了柏拉图的洞穴之喻,我们所看到的各种有关缅甸的说法,就像是身后火光投射的影子,它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并不完全清楚。但对一个陌生的地方,应该以更多元的视角审视,下一个武断的定义、贴一个简单的标签,对彼此都不是好事。(黄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