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原标题:《长安三万里》的史实值得较真
电影《长安三万里》自爆火出圈以来,它是否符合史实的争议持续不断。8月17日,洛阳市隋唐史学会发表声明,认为该影片中多处情节明显与历史严重不符,要求制片方承认影片错误或失误,以平息各地网友的口舌之争。
对此,有人认为改编不是胡编,要摆正历史的位置;也有人表示,艺术创作难免需要改编,只要不是恶意篡改,何必上纲上线。
如果按照较为严苛的标准,那么不难想见,很多影视创作在专业视角的审视下,恐怕都要露拙。那么此事发展到要出律师函的程度,是在小题大做吗?需要指出的是,《长安三万里》还有它的特殊性:争议首先在于,电影的宣介多次打出“历史牌”,如将自身定位为“历史动画电影”,但这与一些人的实际观感不太相符,无怪乎有网友指出,如果能在电影尾部或开头做出醒目标注,可能更为妥当;其次,从“孩子在影院集体背诗”的热搜中可见,电影虽然不是教科书,却实实在在地承载了一定的宣教功能,面对的是一群不太能分辨历史和艺术的孩子,遭到质疑似乎在所难免。
隋唐史学会在声明中指出了四处史实错误,孰是孰非,技术上的问题一时恐难定论。在笔者看来,只要双方格局打开,理性平和地进行文化交流,倒也无妨,这也不失为必要的科普。质疑声虽然略显刺耳,但至少是一记有益的警钟——以诗文化串联盛唐气象,以国风内核点燃文化自信,《长安三万里》讲故事的能力,已在票房上得到证明,若是史实层面存在“硬伤”,这未免让人遗憾。
常言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电影创作应该留有艺术化想象和加工的空间,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并非完全对立,关键在于把握好个中边界。有业内人士指出,涉及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原则是“大处不虚,小处不拘”。循此思路,明确的时间、地点、人物,应当列为“大处”,比如,救下郭子仪的人是李白还是高适,就是必须较真的基本史实。
“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在。”电影中的浪漫主义让人赏心悦目。也要看到,叫好又叫座、可经时间淘洗的历史题材作品,同样也要多一些现实主义,贴近历史的基准。(钟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