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三国时期发生了许多的故事,大都是充满了谋略和心机,这就是很多人都喜欢读三国的原因所在。其中有一个故事让人思考至今,那就是稳操胜券的魏延居然被马岱所斩杀,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结局。可能魏延自己都想不明白,跟在自己身边这么多年的人怎么会突然背叛自己,还做出如此惊人之举,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是个人恩怨还是为国为民呢?

马岱在三国的存在感不强,但他有一个英勇无比的堂哥马超,两人一直共同进退,也因此一起走入了蜀国的阵营。马超以自己的超强战斗力挤入了蜀国五虎将之一,而马岱虽没什么建树,但也一直效忠着蜀国。直到诸葛亮去世之后,马岱加入了魏延的阵营,本以为他是识时务者,为了自己的前途才做了这样的选择,但没想到在魏延背叛蜀国、当众表露自己的野心之时,马岱的刀亮了出来,直接斩杀了这个嚣张的叛徒。世人都不明白背后的原因,其实他不过是为了完成诸葛亮的遗愿而已,到底怎么回事呢?

魏延是个极为矛盾的人物,他有着突出的个人能力,看似对刘备十分忠心,但却隐藏着极大的野心。当刘备和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他深知自己不敌两人的才智,于是一直隐忍不发,直到两人相继过世之后,他才开始显露自己的野心,甚至当着所有人的面大喊了三声“谁敢杀我”。而马岱正是在他喊完之后,立马就挥刀而下,也算是回答了他的问题。

说起来实在可笑,魏延自认为蜀国已经没人可以压制他了,自己的时代即将到来,但没想到的是,造反还没开始就被扼杀了,让自己成为给了三国里的一个笑话。魏延觉得自己隐藏得非常好,但其实早已被诸葛亮洞悉,因此在临死前给马岱留下了最后一项任务,那就是当魏延造反的时候就杀了他,不让其阴谋得逞,而马岱也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不得不说,马岱的潜伏任务完成得相当不错,魏延至死都不曾怀疑他,因为他觉得马岱和他一样都是半路投靠刘备的,心中肯定也没有多大的忠心。而且马岱跟马超不一样,一直没得到什么重用,心里多多少少会有点怨气。为此魏延也是特别相信马岱,在马岱选择站在他的阵营之后从无怀疑,而这也让马岱在斩杀魏延的时候十分顺利。那诸葛亮为什么要将这个任务交给马岱呢?这就是孔明先生的高明之处。

首先,他知道马岱不管是武力还是威信都极高,完成任务的可能性较高,毕竟是马超的堂弟,其实力也不可小觑。而且他的家族曾在许昌受到诛杀,只有他逃了出来,可见马岱有一定的潜伏经验,在自保方面更是不成问题。

其次,魏延造反之后势必会投靠曹操,而马岱的家族都是被曹操诛杀的,因此马岱不可能跟着魏延一起投靠曹操,反倒是会站到魏延的对立面。鉴于种种原因,诸葛亮才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马岱,先让他假意加入魏延的阵营,当他露出野心之际,就趁其不备将其斩杀。这一布局,足以看出诸葛亮的先见之明,临死前还在为蜀国筹谋,做下了这样周全的安排,将蜀国的隐患一个个铲除,简直是算无遗策。而当马岱杀了魏延之后,蜀国的政权也得到了一段时间的稳定。

很多人都不知道,马岱的这一行为其实是受诸葛亮的嘱托,是为了蜀国的大局考虑,甚至还一度猜测他是为了一己之私,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其实马岱在做了这件事情之后,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而是慢慢地销声匿迹,可见他做下了这惊人之举,并非是为了自己。谁也没想到马岱居然隐忍了那么多年,堪称是蜀国里藏得最深的潜伏者。

责任编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