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开始,仅仅一百多年的时间,从电话到手机,从简单通讯联络到多功能于一体的集合,如今的手机已经成为人手必备的工具之一,方便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难想象,手机在中国的发展史竟然只有短短三十年。就在这三十年里,从2G到5G,手机可以说是改变了中国的通讯行业,甚至对外卖和影视娱乐等行业产生了指向性的影响。但是,也会有人好奇:中国第一个用手机的人究竟是谁?当初中国的第一部手机有电话号码吗?那时的手机又是怎样使用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怀着这样的研究心理,我们找到了这样一张1987年11月21日签发的广州移动电话申请表,电话主人的名字赫然写着“徐峰”,电话号码为“901088”。电话主人“徐峰”是何许人也?他究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六位数号码任选的情况下,他又为什么选择了这串数字作为中国第一部手机的号码?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第一部手机的诞生地在广州,在当时,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机遇与挑战并存,可以说是许多人追求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美好所在。因此,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广州,处处都是来此拼搏与奋斗的年轻商人,他们对于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极高,思想也相对自由。因此,第一部手机诞生在广州可以说并非偶然。

1987年,年轻气盛的徐峰仅仅23岁。那时的他在广东临海经营着自己小有规模的高端海鲜餐饮行业,名下有着几个有名的餐馆,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渔民为其供货。因为食材的特殊性,所以严格的徐峰对于入菜海鲜的新鲜度要求极高。

海鲜运输稍有延误就会发臭腐烂而无法卖出,因此当时的徐峰,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掌握渔民捕鱼时间和收获情况的工具来获取最新鲜的海鲜,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徐峰首先想到的是当时广泛使用的电报与座机,然而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最快的电报沟通也需要八个小时。这自然无法获得有效的信息,在多次因为海鲜腐坏对餐馆造成巨大损失之后,徐峰也放弃了这种联络方式。

放弃电报联络的徐峰转而将目光投向运货车运输。然而也因为海鲜产量不稳定以及投入成本过高而放弃。此时的餐馆可以说是陷入危机。

二.第一部手机的通话

天无绝人之路,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徐峰在广东省邮电局工作的亲戚告诉徐峰了一个令人激动的消息:11月21日,六运会上的使用手机将会投入市场,开放普通人的使用资格。仅限一百台!这个消息对于徐峰来说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他当即决定要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于是便积极地询问获取方式。

在11月21日当天,徐峰一大早便赶到了邮电分局购买手机。在通过联络员与领导的层层审批时候,徐峰终于获得了手机的购买权。作为第一个购买手机的人,邮电局为他抄写了一百多个电话号码以供选择。以区号“9010”开头,后两位数字从“01”到“99”,排列整齐。

最终,徐峰选择了“88”作为自己的手机号。“8”在中国,与“发”相似,一向是一个代表吉利顺遂的数字。作为商人的徐峰选择这两个数字,可以说是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希望手机能够为自己的事业提供更好的助力。

由于是第一部手机,当时的营业员也并不知道该卖多少钱,只得收下了他的发票承诺日后补票。但是从高昂的6000块入网费就可以看出,这部手机的价格不菲。由此,徐峰终于拿到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激动万分的他立刻拿起手机,给自己的家人打了一通电话。

手机的到来确实成为了拯救危机的关键,通过利用手机快速便利地传递消息,徐峰能够快速地联系渔民获得最为便宜优质的原料,更能够随时关注海鲜产量来及时调整餐馆的管理方式。

手机为其带来的不仅仅是便利,更是高昂的利润以及越来越多的客人。餐馆也因为手机变得越来越红火,徐峰也趁势将餐馆改为高档酒店并开办了分店。逐渐地,他拥有了五家高档酒店,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富豪。徐峰也对成就了自己的手机爱护有加,感情颇深,一直用到2001年全国通讯技术更新换代,进入11位号码时代,他才因为手机无法再使用而更换了新的手机。

徐峰的经历带给我们颇多感慨。

当年,徐峰的第一部手机人称“大哥大”。最后总共的话费高达两万元的手机费和六千元的入网费,在当时一家汽车都不过一万块左右。可以说,当时的手机对于普通人来讲绝对是一种奢侈品。而目前的手机,从几百块到几千块的价位各种型号与功能都齐备,可以说是每一个社会阶层都能够享受的服务。

不仅仅是最初的“大哥大”,徐峰日后又更换了普通手机到如今的智能机。由此可以说,徐峰本人见证了中国手机的发展史和变化史。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时,记者还专门采访了徐峰当年买下第一部手机时的想法以及多年来的心态变化过程,可以说是看得人感触良多。

但无论如何,仅仅从手机的变化以及交流联系方式的进步,就足以看出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科技的进步为人民生活水平带来的便利以及社会巨大的变迁。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学习科学知识与文化,主动接触与了解新型科技。争取自身成为促进科技发展、增强祖国国力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