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美好和婚姻的神圣不是空口评说,也不是写在纸上拜读,更不是摆在台上供养。一段合适的感情代表幸福生活的降临,一段畸形的感情宛如脚上穿着一双不适的鞋子,受伤是在所难免。
(资料图)
三次拒绝央视曾红遍全国的侯玉婷有着更为优越的能力选择幸福的感情生活,却因为年轻时仰望豪门"插足婚姻"沦为"过眼云烟",淡出荧屏,之后的她摆正心态,重拾自信,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春。
一、主持界的"荧屏凤凰"
被称为"广东一枝花"的侯玉婷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小康家庭,从小性格开朗,样貌出众,热爱艺术,尤其对主持有浓厚的兴趣。
读书时期学校里组织的各类活动,侯玉婷都会积极报名主持,借机锻炼自己的口才。靠着自小的基本功,侯玉婷在21岁时报考了广东电视台并顺利被录取,从此开启了主持生涯。
在进入广东电视台后,成为了主持人的侯玉婷更加珍惜眼前机会,更加刻苦,在做节目时非常认真,面对繁重的播音任务,她从未退缩放弃。
正是凭着独特的主持风格、迷人的样貌及出色的业务能力,侯玉婷深受观众喜爱,一举成为广东电视台的当家花旦,被誉为"荧屏凤凰"、"广东一枝花"。
除了主持新闻类节目外,侯玉婷还是当时国内第一位亚运会的女主持人,并荣获第十一届亚运会国家特别贡献奖。
在主持的岗位上她三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坚守,换来的是荧幕上的无限风光与观众的追捧,在1989年侯玉婷一举夺得首届"金话筒全国十佳主持人"称号。
优秀的侯玉婷引起了央视的注意,连续三次向她发出邀请,但都被侯玉婷拒绝了,因为她舍不得离开生活很久的广东,称这里是她的第二故乡,更重要的是她希望回馈广东电视台,不忘台里的培养。
在改革开放时期,侯玉婷的勤奋、自强与涵养被女性定义为楷模,在社会上树立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标榜典范,如此自强、敬业、有思想的侯玉婷对于她的生活以及未来的家庭又是如何平衡、选择的呢?二、"荧屏凤凰"的豪门梦侯玉婷在事业达到人生巅峰的同时,感情也被推到浪尖,可谓"人红是非多",集外貌、人气与一身的"广东一支花"吸引了不少人的追求,尤其是南粤的富商,也因此产生了很多绯闻。
其中最令人惊愕的就是侯玉婷被贴上"小三"的标签,被爆"插足"霍震霆和朱玲玲感情的新闻。
在2000年,媒体报道出侯玉婷和香港富商霍震霆的绯闻消息,这个消息令不少人吃惊,霍震霆颜值一般不如侯玉婷出众,但霍震霆是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先生的长子,社会地位以及经济实力令很多女性倾倒。
但当时的霍震霆已经结婚,娶得还是最美港姐朱玲玲,且霍震霆还与朱玲玲已有了三个孩子,在大众的视野下生活非常幸福,在这种情形下,居然和侯玉婷传出了绯闻。
报道一出,侯玉婷被舆论推纷纷点评,指责已婚的霍震霆和侯玉婷密会,就是出轨,侯玉婷是小三。系列"当红主持插足别人家庭,当"小三""的标题被登入各大媒体头条。
在报道出来后,两人虽进行了澄清,但没有人相信他们,随后再度爆出朱震霆口出"男人都会犯错"及朱玲玲搬离霍家的新闻,被舆论埋没的侯玉婷坐实了"小三"的名号。
事业顿时一落千丈,昔日的"荧屏凤凰"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在舆论的压力下,侯玉婷被迫停职,离开主持岗位,与霍震霆一别两宽,轰动一时的"小三"风波在侯玉婷退出荧屏的消息中渐渐平息。不论侯玉婷的影响力有多大,即使满腹诗书甚至被称为"南国丽人",但对于霍震霆从一开始大概就是抱着玩了一场戏的心态对待侯玉婷,侯玉婷虽仰望着豪门的幸福。
但终是看清楚霍震霆的想法,从豪门梦中清醒,明白他们之间不过是"一场浮云"。追求喜欢的生活、喜欢的人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但前提是要摆正价值观,去争取理应属于自己的幸福,窃取别人的生活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三、摆正心态,做回自强的女人
停职后的侯玉婷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远离是是非非的她终于可以静下心思考终身大事,找寻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丢弃了"豪门梦"的她放下了过去的一切,成为了潮汕媳妇,走入了结婚的殿堂,变得更加成熟。
婚后她复出主持,一心醉于事业,甚至临产前一天仍然在工作,生完小孩之后,即使在哺乳期,一接到工作电话,她马上放下小孩回归到工作中,不为挽回曾经的地位。
只因在她的心中荧屏永不落幕,虽然曾经有过过失,但是侯玉婷领悟到了幸福真谛,重拾生活的她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与机会。如今侯玉婷已经62岁,享受着儿孙满堂的幸福生活,陪伴家人,生活的十分惬意。
在全民抗疫的这不平凡一年,已退休的侯玉婷再次站出来亲自创作并演绎了抗疫诗歌《感动》,讴歌正能量,传递大爱,积极生活。
走出阴影更加努力生活的侯玉婷虽没有坐上"豪门太太"的位置但拥抱了幸福。豪门并非与生活幸福划等号,生活幸福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对的人相互携手,相互扶助,共度人生。
越来越多的女性更加注重物质的东西,甚至自私的破坏、抢夺别人的生活,忘却生活中最纯粹的一面,但有一种生活感情叫不要破坏别人的幸福。
人生要选择那份真的可以让心踏实的生活,遥不可及的幸福不会长久,与别人共有的感情也不会安心,幸福若不是属于你一个人,放手才是最好的拥有。
文/林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