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的阳光,

照在南京东路一侧的建筑上,

给这条著名的步行街


(相关资料图)

留下了一条路幅2/3宽的阴影。

游客们为了躲日头,

大多走在阴影里。

有阳光的一侧,

张杰和高世杰骑车缓缓行过。

张杰和高世杰是两名骑警,隶属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南京东路管理中队。这是一支新成立不到一年的队伍。为的是更快更灵活地巡逻与处警,更好地响应突发事件和市民百姓的求助。

骑警守护“中华第一街”。张龙 摄

暑期旅游外滩迎来超大客流。杨建正 摄

俯瞰南京东路外滩人头攒动,全是密密麻麻的游客。杨建正 摄

这个周末,南京东路外滩迎来了暑期最大客流。昨天,记者跟随骑警们一番citywalk,看他们如何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守护这条繁华耀眼的商业街。

骑着自行车巡逻

昨日午后,气温攀上了37度,南京东路上人头攒动,热闹不减。张杰和高世杰头戴防暴头盔和“黑超”墨镜,腰挎高速催泪喷射枪,骑着自行车从天津路上的队部出门,去与上一班同事交接。

南京路步行街自行车巡逻的骑警。张龙 摄

名为骑警,骑的却是自行车,听上去不那么高大上。张杰却说这是最适合步行街的交通工具。张杰是一名新警,警校毕业后就加入了南京东路骑警队,警龄刚满一年。高世杰比他还要“嫩”,是一名警校实习生,进入骑警队不到6个月。

初生牛犊不怕虎。两位“萌新”,面对的却是特别纷繁复杂的巡逻环境。对于这条举世闻名的“中华第一街”来说,安全是底线,不容一丝一毫的疏漏。

“最好的守护,是不打扰。”张杰告诉记者,这也是骑警队选择以自行车的方式巡逻的原因。“不仅灵活机动,而且相比摩托车显得更加温和,不会影响游客。”

尽管如此,每次上岗,都是张杰最紧张的时刻。他必须时刻紧盯周围环境和人流,有奇异举动的游客,无人看管的行李箱包等,都会让他如临大敌。“一旦发生异常,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到场,尽快将当事人带离,避免引起人流聚集围观。”

除了满身装备,记者注意到,张杰的车尾还挂着一个驮包,里面装着微型灭火器、遮盖毯、约束带、警戒带,还有一个防暴臂盾。

一些游客看到张杰和高世杰骑行经过,纷纷拿出手机拍摄,也不断有游客找他们问路,胆子大的还会提出合影的要求。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骑警们一般都会满足。

来自安徽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这是三年来他第一次带孩子出门旅游,来上海是为了去迪士尼,但临走前还是决定来一趟外滩。他说,让他印象最深的不仅是黄浦江两岸的美景,还有马路上的警察,护送游客过马路。“这是别的城市看不到的。”

找小孩是拿手好戏

南京东路沿线有3个派出所:南京东路派出所、外滩派出所、外滩治安派出所,为何还要增加一个由分局垂直管理的骑警队?南京东路管理中队中队长钟强告诉记者,除了叠加警力应对不时之需,也是打通属地管理的局限。

南京路步行街,黄浦公安分局自行车骑警正在巡逻。张龙 摄

“骑警队有35名成员,分两班守护南京东路。做一休一。”在钟强看来,这每天新增的10多名警力,看似微不足道,却可以抛开派出所繁重的地区管理职责,一心扑在这条路上,更加灵活快速地响应突发事件。

当然,在这座世界上最平安的城市里,骑警们碰到最多的还是问路和儿童走失。帮家长找小孩、帮小孩找家长,也成了他们的绝活。钟强告诉记者,尤其暑期,都是带着孩子来上海玩,大人忙着拍照留念,一回头小孩没了的情况特别多。南京东路外滩的大客流管控科技,在寻找走失儿童上也特别有效率。依靠高清探头和特征识别技术,科技加人力,让寻找变得高效,最快可以“秒级”找到。

昨天傍晚,暑热渐渐退去,随着夜幕降临,华灯初起,南京东路上人流更加汹涌。骑警们从白天的动态巡逻变为定点固守,参与大客流管理。

晚上7时30分左右,在南京东路中山东一路路口,一个小女孩找到正在值守的骑警余辰。“警察叔叔,我找不到妈妈了。”9岁的小女孩噘着嘴,眼看着泪水就要流下来。

余辰连忙安慰,让孩子别着急。女孩安静下来后,告诉余辰她名叫陈偲,不知道妈妈的手机号,只知道她的名字叫陈祥红。余辰立即通过电台上报指挥室,通过姓名查询到母亲的电话。

拨通电话后,电话那边也是焦急万分。来自江苏的陈女士听说女儿在警察那里,明显大大松了一口气。很快,陈女士根据余辰的指引找了过来,见到妈妈的一瞬间,小女孩一把甩开民警的手,扑在了妈妈的怀里,眼泪夺眶而出,哇哇大哭起来。

平安是最美风景

余辰驻守的点,可以说是南京东路人流流向外滩的“水龙头”。

警方此前曾精确计算过:南京东路中山东一路路口红绿灯转换一个周期为2分50秒,可通行约2000人,1小时内通行约4万人。外滩滨水区的江堤可容纳约5万人。

南京路步行街,黄浦公安分局自行车骑警正在巡逻。张龙 摄

如果把外滩滨水区比作车站,一趟列车1小时运力约为4-5万人,在江堤上,游客最长游玩时间一般不超过1小时。所以,只需要充分运用“流量公式”,在南京路上采取“慢进快出”“波次放行”“南水北调”等措施,调整进入外滩的流速,将客流量始终控制在“可容纳的范围内”,就可达到以“时间”换取“空间”的效果。

昨晚8时许,南京东路外滩滨水区瞬时人流突破4.7万人,达到一天的峰值。这个数据,已经接近五一、国庆长假期间的人流量。

外滩观景平台上游客“人从众” 。杨建正 摄

为了控制南京东路前往外滩的人流,南京东路中山东一路口将三角安全区铁马向外伸展,减缓人流速度。同时,在外滩江堤9号上口处设置蛇形通道,延缓游客上江堤的速度。

人群中,余辰和同事们一刻不停地提醒游客们不要拥挤,注意脚下。这样的状态,一般要持续3到4个小时。经过一天的骑行巡逻,本已十分疲惫,再战大客流,要坚持下来,真的不容易。

“虽然很累,但是值得。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对于这些守护者们来说,平安,才是外滩最美丽的风景。

作者:潘高峰(新民晚报·新民眼工作室)

图片:张龙 杨建正

来源:新民晚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