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锁国在明、清时期是一项长期国策,实行了数百年,这项国策会巩固王朝的统治,但也给沿海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也严重阻碍了中国和海外的交流,使晚清落后于时代却不自知,导致洋人在华作威作福了百余年。
那清朝为何会闭关锁国呢?这里我们举出5点原因,前面4点还有情可原,但最后一点实在是让广大网友们无法接受!甚至感到羞耻难当!
【资料图】
第一点:中国物产丰饶
清朝疆域达到1000多万平方公里,民族众多、地大物博,可以自给自足,统治者认为不需要和外国进行贸易,内地依旧可以过得很好,这种带有局限性的世界观限制了中国的对外发展和自我认知。
第二点:打击海盗
早在明朝时期东南沿海的海盗就很猖獗,早期的日本浪人和沿海海盗相勾结,经常在山东、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地区骚扰百姓,直到嘉靖年间才被戚继光、俞大猷等人扫平,两人也被合称为“俞龙戚虎”。
但好景不长到了明朝晚期海盗再次于东南沿海兴起,并和西方商船相勾结,损害了明朝的利益,国姓爷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就是当时著名的海盗,后来效命于“南明小朝廷,”还投降了清朝却没有获得好的结果。
海盗的猖獗让清朝同明朝一样开始闭关锁国。
第三点:防范间谍
由于西方国家海洋权益的兴起,他们开始对亚、非、拉各大洲不怀好意,到处建立殖民地,商队就成为了西方国家刺探情报的工具,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拜见乾隆皇帝就有搜集中国军事、经济、文化、政治等情报的任务。
第四点:防止外国势力和沿海地区的反清力量相互勾结
众所周知清朝政权来自关外,人口少,军队少,文化弱势,其统治基础很不自信。在对待旗人的政策上清朝大力提倡关外旧俗,要求八旗子弟习满语、穿满服、练习骑射、保留旧俗,希望不被同化。
在对内关系上“反清复明”成为了清廷不得不重视的因素,在有清一代打着明朝旗号的起义和叛乱层出不穷,如果有不臣之人在东南沿海借助外来势力振臂一呼,难免让清廷统治者睡不着觉。
要知道洋人可都是习火器的,虽说清朝当时对火器不屑一顾,但仍然要将这种想要推翻自己统治的小火苗扼杀在萌芽阶段,所以实行“闭关锁国”就会大大杜绝这种现象的出现。
第五点:“贵中华、贱夷狄”的传统观念
如果说上述四点还比较客观,那么这一点就是“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大了,中国皇帝自古以来就有“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早在春秋时期就认为中原四周的少数民族和小国是“蛮、戎、夷、狄“,这些地区处于华夏文化的辐射下,是中原王朝的附庸,长期以往使中原王朝养成了“天朝上国”的优越感。
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有中国一家是独一无二的,其他国家不懂礼、义、廉、耻,那就都是蛮夷,这种观念如今看来非常不合时宜,羞愧难当,在国际大背景下西方已经超越了东方,还抱有这种观念就是抱残守缺、闭目塞听。
因此用乾隆皇帝的一句话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物以通有无。”
结论:清朝没有外交政策,没有国与国平等的观念,平等的外交是不存在的,这就意味着在中国领土上建立领事馆也是不可容忍的,而这一点在如今看来是很正常不过的外交平等关系,在当时却不然。
当时的文臣武将不懂外交,皇帝也不懂,懂得只是不听话的剿杀,听话的安抚,这个逻辑观念就是建立在中国是“天朝上国”的基础上,要么你听话,给你点好处,要么你不听话那就打到你听话,或者不理你。
所以前四条原因还有客观的因素,而最后一条就很自以为是、目空一切了,当如今的人们看到这些闭关锁国的原因后,会有很多网友对此难以接受,无不痛心疾首。
认为搪塞、固执到不接受先进制度的泱泱大国才更没有自信、更加的丢脸,晚清统治者错过了和世界接触的大好机会,本可以向日本那样在最初遭到不平等待遇时虚心学习西方,奋发图强,改变命运,却最终因固有的“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观念,丧失了重新振作的机会,反不如“东洋区区数岛,”仅用30年时间通过变法加入到了列强的行列,而反观晚清其落后的观念误国误民,真是让人羞耻至极,颜面扫地……
1911年武昌起义旧照:留给大清的时间不多了!这照片真是第一次见
八路军老照片,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和救命恩人道士的合影让人心酸
一张图看懂二战时期德国党卫军和国防军区别!请仔细看那敬礼姿势
感叹!志愿军写了一个纸条让美国伤兵不敢想象,看后却感动落泪
抗战1941那些事,3点原因说明1941是日本最猖狂中国最艰难一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