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 本报记者 姜斌 刘畅


【资料图】

近年来,建边农场有限公司破解大豆亩产高寒地区制约,积极落实北大荒集团“粮食统营”战略,不断推动“大豆集散中心”建设,以“青豆变黄豆”为基础,力争“黄豆变金豆”,从而撬动市场经济杠杆,努力向农产品“订单+期货”的现代化运营模式进军。

区域引繁试验 大豆黄了

建边农场有限公司地处我省第五积温带与第六积温带交界处,年有效积温只有2000℃。过去,农场一直没有特别适合本地区的大豆品种,一遇到春寒、秋涝或者早霜之类的自然灾害,大豆就变成了“白豆”或者“青豆”,黄豆“不黄”的情形屡见不鲜。

为筛选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品种,公司积极与北大荒垦丰种业、嫩江市远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团队以及省农科院黑河分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历经4年的引繁试验示范,筛选出10余个优良、高抗、完熟的大豆品种,形成了早熟、中熟和晚熟搭配完备的第五、第六积温带专用品种种植基地。

同时,公司又先后引进试验了20多个大豆品种,经过逐年的试验、对比和淘汰,全田推广了4个适宜本场种植的品种。2020年完成了全田大豆品种更新换代,当年黄豆亩产300斤,基本接近九三分公司其他农场的平均水准;到2021年大豆以龙垦309、龙垦306、北豆53为主栽,搭配黑河53、黑科56,合作繁育嫩奥系列品种,引种黑科59后备品种,彻底取消了所有越区种植品种。

2021年,大豆平均亩产达到了353.34斤,最高产量达到了每亩453.34斤,蛋白、脂肪两项主要指标甚至超出了规定标准,成为建场57年来的奇迹!从领导到职工不约而同感慨:建边的大豆终于“黄”了!

2022年,农场有限公司积极承担了 “国家北方春大豆超早熟区域试验”和“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大豆)区域试验”项目,对黑科67、甘豆5号、华疆89、金育2号、黑科103、东生16等近30个大豆品种,继续在品种引进、繁育、更新和换代上下功夫,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要效益。

粮食统管统营 效益高了

为实现“粮食统营”效益最大化,2021年,农场有限公司在继续盘活场内土地、推行土地经营机制改革的同时,一手抓农场职工在周边外包的“开荒地”,一手抓周边乡镇村民和林场职工的“自营地”,积极开辟周边“域外”粮食市场。

通过“双控一服务”, 推行土地模拟股份制经营,实现“统供”“统种”和“统管”。2020年股份制经营组织实现纯利润4685万元,相当于每户每年增收1.21万元;2021年,职工自愿组成6个合作社,所有农业职工家庭均入股合作社,集体承包近7万亩耕地,近2000户职工成为股东,拥有了细水长流的财产性收入。生资统供率也达到100%,为粮食“统营”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同时对场内承包了周边林场20多万亩“开荒地”大豆的职工群众公开承诺:秋收时为种植户提供机车和晒场服务,销售时,同等市场价格下敞开收购,粮食款一天一结算,短程运输费用由农场承担。

秋收结束后,公司又组成7个收购小组40多人分赴地方乡镇、林场70%以上的农户家庭,把服务质量作为树立农场信誉的根本,加强对农户的宣传和服务,做到了服务中上门,收购进村屯。同时积极为交粮农户提供车辆,售粮车辆随到随卸,极大地激发了农户的售粮热情。

2021年,农场有限公司全年收销大豆45000吨、玉米20570吨、小麦4000吨、高粱450吨,粮食统营利润739万元以上,完成年度指标的140%。其中“域外”收销大豆16800吨、玉米6250吨、小麦1000吨,实现营销效益330万元,占总利润的44.6%。

建设集散中心 前景广了

在北大荒农垦集团“三大一航母”的蓝图中,建边农场有限公司给自己的区域定位就是“争做新型粮食供应商,打造农业航母补给舰”,建设“农垦北极”经济强场。要想做到这一点,除了现有产业的升级改造,农场还将用3年时间在第二管理区建设“九三(建边)——嫩江以北大豆集散第一地”。

大豆集散地是以集团“三库一中心”为指引,建设以现货为主的“仓单式交易中心”,可辐射周边乡镇农村305万亩耕地和农产品资源,年粮食产量在50万吨以上。预计投资1.5亿元,一期投资9000万元,库容10万吨;二期投资6000万元,库容10万吨。2022年,农场整合项目资金已投资建设500吨烘干塔2座,铺设晒面20000平方米。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黑龙江西部大豆交易量最大的集散中心,不但能为周边乡镇农户、林场职工增加收入,更可以成为集团和九三分公司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点。集散中心将利用农场有限公司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经验,通过集团“双控一服务”控制前端投入品、后端市场和整个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服务,为周边乡镇、林场提供先进的、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模式,提升周边乡镇、林场粮食作物的标准和品质,在不断强化“生产、加工及存储”等服务能力的基础上,为实现“订单+期货”的粮食集散经营提供坚实的粮源保障。

责任编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