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没有复印机、照相机的古代,如何把文字精准“复印”出来?如何把青铜器的造型完整再现纸上?7月7日,上海博物馆特别推出“与时偕行——金石传拓技艺”特展开幕,向公众展示这项至今仍在文物研究等多领域使用的技艺。

展览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金石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文献载体,从先秦时期开始就记录有大量珍贵史料,为保存、研习、传播其中的内容,中华文明的古老智慧演化出了一种简便高效的“复印”技术——传拓技艺,即将纸张紧覆于金石器物之上,用墨拓手法,将器物图形、纹饰、铭文等内容忠实复印到纸上的技法。

展览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本次展览展出37件/组文物,以上海博物馆藏品为主,也向上海图书馆借展文物6件(分3件/组)。部分拓本和原器对照展出,不乏流传有绪的名品佳作,其中,“青铜器海内三宝”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三件馆藏全形拓本齐聚亮相;我国已出土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司母戊方鼎制作的第一批完整拓本之一亦将与观众见面;更有部分珍稀拓本作品将与馆藏原器对照展出,为观众带来墨影与吉金的视觉碰撞,深度体验中华传统技艺的魅力。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上海博物馆自建馆以来,将传统的金石传拓技艺应用于青铜器、古文字等领域,运用大量拓片资料,既是上博学术研究的传统,也是展览陈列中展示文物的重要手段。

据介绍,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10月8日,并于7月7日至8月20日期间每周五的夜场开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