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水下考古发现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艘古代木质帆船之一,长江口二号古船自去年11月被打捞出水后,一直备受关注。


(资料图片)

展览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近日,“江海撷珍——长江口二号科学考古进行时”展览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对外展出,这也是首次以长江口二号古船为主题举办展览。“上海作为一座‘以港兴市’的城市,研究长江口二号古船,对理解上海何以成为上海有着重要意义。”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城市史研究部主任陈汉鸿说。

据介绍,此次展览展出了137件/组展品,包括古船的船体构件、出水瓷器、技术与装备模型等,其中95件/组出水自长江口二号古船,船体构件及一系列古船出水瓷器均为首次与公众见面。

展览分为“起航!古船再现 上海史脉”“求索!水下考古 中国方案”“出水!整体打捞 世界标杆”三个单元,以长江口二号古船自发现以来的时间线索为经,以相关的科学技术、历史人文、城市社会课题作纬,讲述长江口二号古船的三个“故事”:古船的时代和上海城市发展、古船的发现和上海水下考古、古船的打捞和上海科技创新。

18-19世纪越南合礼窑淡青釉水烟罐(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被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专家命名为“001”号的一只景德镇窑绿釉杯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这只绿釉杯底部有矾红彩书写的“同治年制”篆书款识,对于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年代判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展览上还有一只器型较为罕见的淡青釉水烟罐,根据考古人员推定,这只水烟罐应是越南产。由于目前只发现了这一件,专家认为,可能是船员的日用物品,当时的长江口二号古船上或有东南亚籍的船员。

此外,考古工作者在前期水下调查和整体迁移预处理阶段还发现了不少船体构件,如船锚、船板、船舵等,通过这些信息可大致勾勒古船的面貌。 展览现场还展示了出水的四爪铁锚,这件铁锚杆长3.1米、直径8-13厘米,四齿长1.1米,杆顶端有圆环,用来系锚绳。

“目前展览的文物只是全部文物的冰山一角。”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赵荦透露,长江口二号古船已探明有31个舱室,从已经打开的4个舱室看,每个舱室瓷器装载量估计在8000件左右,由此判断船载文物数量巨大,可能达数十万件。

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是科技创新的大集成,展览现场呈现了诸多与之相关的硬核技术,比如获得国家专利的“浑水水域水下成像装置”,拿下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的“机器人水下考古装备关键技术与应用”等。在国家文物局同意采取整体打捞方式对长江口二号进行保护后,上海市文物局组织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和上海打捞局设计打造出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打捞迁移技术”,成功将古船整体打捞出水、浮运进坞,为世界水下考古树立了新标杆。

为了让观众更直观感受到科技赋能考古,展览现场也突破了纯展柜的展现形式,利用投影造景等技术将“实物”与“原境”展示相结合,特别设计了裸眼3D展项、雾幕投影、实验室场景、全景式出水媒体show、打捞互动体验等重点展项,带给观众地域、空间、内容相融合的观展体验,沉浸式体验考古“黑科技”。

推荐内容